防止偷拍大作战:年轻人开始在酒店搭起帐篷(组图)

6Park 生活 5 hours, 53 minutes

2025年2月7日,00后医学生张静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住酒店防偷拍教程”——她和男友在河南洛阳周边旅游时,在入住的酒店式公寓里,用一根10米长的绳子、一块家具防尘布和几个夹子,成本合计20元,在床上搭起了一个简易帐篷。

帐篷两侧没有门帘,张静文反复确认过,一侧衣柜是木头平面,没有藏针孔摄像头的地方,另一侧是窗帘,也算安全,他们甚至扒拉了正对着床脚的一盆吊兰,尽管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他们还是把它挪走了。

于是,在这个40多平米的公寓房间里,这块将近10平米的硕大的驼色防尘布,几乎幕天席地地罩住了睡眠区域。“布我买的大了点,不过安全感满满了”,她对自己的“作品”颇有成就感。



“我是做事情考虑比较多的性格,做啥我都会很担心。”张静文表示。自从2024年9月石家庄民宿“偷拍”事件传开后,她通过新闻知道了“偷拍产业链”的存在——在Telegram群组和暗网上,酒店房间变成一个巨大的真人秀场,只要付费,暗处的眼睛就可能收看全国各种酒店直播;这些内容还可能被保存下来,作为付费内容再次售卖。

“花20块钱就可以搞定偷拍,不然我们的一个视频可能要被卖2000块钱”,她跟男友开玩笑说。

2023年6月,新周刊调查部分社群和网站视频后发现,被偷拍者的对象中,三分之二是男女两性之间的亲密行为,还有三分之一是单独出现的女性。

2024年10月1日,大二女生王楠一个人在珠海旅游,同样对入住的酒店房间进行了“障眼法”处理。她用一块毛玻璃似的防尘膜把电视严严实实包了起来——膜是网购来的,8块6就能买20米,还是拍2发3。她本来用它在寒暑假盖宿舍家具,这次旅行,她特地带来防窥。



“贴上这个就算是4k画质也不带怕的,”王楠特地开启了手机录像模式验收成果,结果让她很满意,“视频确实是模糊的,看不清我自己长啥样。”

王楠说,此前她从未想过防偷拍这件事,直到一年前,她近距离感受到他人被偷拍后全方位的“社死”。当时她还在读大一,她一位大学同学告诉她,自己高中同学和其男友在酒店被偷拍,视频已经在他们高中同学群里传开了。这位大学同学一边感慨着“可怕”,一边把这个视频分享给王楠,视频里甚至特别标注了哪个城市的哪家酒店。王楠惊住了。

“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伤害盖过了一切,它会影响你的情感、身体、工作、人际关系,以及你生活中的每个毛细血管。”一位被偷拍的受害者曾对南方人物周刊如此讲述自己的痛苦。

“这样的事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无法接受的。”王楠说。



很快,张静文的“防偷拍教程”在社交媒体上火了。截至2025年2月22日,这条网帖已经集齐了2.8万个点赞和4千多条评论。

跟帖网友们在评论区里热络地聊起来。有人夸她搭帐篷一举想法新颖,做法便捷;有人出招帮她规避厕所偷窥问题——洗澡之前先放热水,等水蒸气弥漫,这样洗手间的摄像头就拍不清(也有网友倡议说可以戴奥特曼的头套洗澡);还有人起哄说,“合法夫妻怕什么,拍就拍呗”;“等熟人刷到你俩就开心了”,立即有人回怼道。

“酒店偷拍”消息的传开,如此深刻地唤起了大众的存在主义危机,在张静文和王楠的“障眼法”之外,各种民间“反偷拍攻略”百花齐放。

周可是严选酒店派,从2024年10月7日至今,她陆续发出倡议:“外出去住国宾馆和疗养院”,“安全级很高”,“绝无偷拍”。



◎ 许可推荐的部分国企风酒店

作为山东IP的体制内人员,周可每次出差调研都会入住政府定点接待宾馆。它们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成,仍保留了政府接待功能,有点像是对外营业的政府招待所,有的宾馆甚至就和当地省人大办公楼在一个院子里。很多宾馆的房间装修风格是老干部风,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和情侣酒店相比,这意味着它们隐藏摄像头的角落更少。

“它们绝对非常安全,”周可说,“不会有人敢在这样的地方装摄像头。”现在她全家出门旅行,也会选择这样的酒店。

她在网上列出了自己住过的几家这类宾馆,帖子点击量达到十几万之多,网友纷纷在留言区推荐,最后许可用Excel表格汇集了五十多家这样的宾馆和疗养院,很多后面还有备注。

比如人民大会堂宾馆,“升旗可以冲到第一排”;中国融旅饭店,“最安全的地方”;河北北戴河北京工人疗养院,“设施陈旧但便宜安全”;云南昆明省人大代表服务中心,“安静安全房间大”;贵州饭店,“旁边是政协,安全感拉满”……

更多人则是加入了防偷拍黑科技的器材党,化身为侦探,主动检测偷拍摄像头。

90后重庆摄影师李桦会选择晚上入住酒店——晚上更便于检查。刷开房门后,他不会马上把房卡插进电闸,而是在黑暗中摸出自己2万多元购买的夜视仪,扫视一遍房间有无光点。再拿出自己1万多元购买的热成像仪,检查房间有无可疑热源。



◎ 李桦的海康FQ25热成像仪和美国PVS-14夜视仪

这些昂贵且专业的设备是作为军事迷的他在两年前购置的,现在专门用于检查房间有无偷拍。

再之后,李桦还会拿出手电筒,对准房间的电源插孔逐一扫射。最后是检查厕所。确认一切无恙,他才会放心入住。

就读计算机专业的大二学生李萧毅在网上做过一段短暂的改装生意。那是2024年9月石家庄民宿“偷拍”新闻爆出时,作为B站上的电子设备UP主,李萧毅当时刚拍完一个反偷拍简易热成像仪DIY视频。它成了他有史以来热度最高的一个视频,粉丝纷纷要求他为自己改装类似设备。

李萧毅一开始接了十几单,每单能赚100元。但很快,很多卖家开始效仿他,热成像机芯模组在市场上火爆起来,引发了恶性竞争。他放弃了这门生意。



◎ 李萧毅DIY的防偷拍设备

女博士陈晓清在网上试买过多款防偷拍探测仪,不好用的就在七天内退货。她笑称,“我觉得我适合去做刑侦,这些设备都快被我试了个遍”。她觉得这些探测仪有的使用麻烦,有的测不准,也试过在网上租过热成像仪,租金一天50元,两天起租。店主告诉她,这款热成像仪以前是检测水暖用的,用来防偷拍挺有效果的。

她听说过防偷拍界流传的一种说法:用激光笔扫射,可以破坏摄像头。陈晓清甚至也动过这个念头,但后来发现,激光笔必须达到一定功率才能破坏摄像头,但这样容易导致火灾,“把房间烧着了怎么办?”

最后,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和张静文殊途同归的一招:在房间里搭户外帐篷。



上文的多位主人公表示,自己对酒店偷拍如此恐慌,直接的导火索就是石家庄民宿“偷拍”事件。

但实际上,这是一场防偷拍检测仪厂家自导自演的炒作闹剧,相关拍摄者已被捕。

“影子不会说谎”(张某)是一个有3000多万粉丝的网红博主,2024年9月,他和另一位博主“刘宇(网安践行者)”(李某行)发布视频称,他们在石家庄某公寓民宿发现了偷拍的针孔摄像头,因此被民宿老板辱骂、殴打近5分钟;当被民警解救到公安局、调查结束后,他们又被民宿老板围堵。视频发布后,在网上引发了轰动,一时,“民宿成偷拍重灾区”“偷拍黑产触目惊心”“色情暗网”等调查席卷媒体,引发了舆论危机。

大反转在三个月后到来:2024年12月,警方披露,张某和李某行等人已被抓获。就通报显示,李某行是一家防偷拍检测仪厂家的实际控制人,张某是其合作对象。他们提前将偷拍摄像头MAC地址信息录入防偷拍探测仪的后台数据库,然后去宾馆或酒店摆拍,展示自己精准找到了偷拍摄像头,并将视频发在网上,从而宣传这款防偷拍检测仪。自2023年9月以来,该团伙已经以此方式牟利数百万元。

不过,和石家庄民宿“偷拍”事件刚爆出时相比,这则通报并没有引起大众对等的关注。王楠本人至今对反转一事将信将疑,她一直关注“影子不会说谎”团队的作品,“我觉得他们的视频可能真假参半,有自导自演的,也有真抓了偷拍的”。

在现实中,网络安全专家边亮和安防专家何志会都认为,酒店针孔镜头偷拍是小概率事件,在边亮看来,这个概率“很低”,在何志会看来,概率至少低于百分之一。

何志会从2010年开始从事防窃密工作,是职业的“摄像头猎人”。因为工作原因,他每个月会出4-5次差,普通连锁酒店、高星酒店和民宿他都住过,每次入住,他会仔细检查房间里有无偷拍摄像头,“很遗憾,一次都没有遇到过”。几年前,他和记者一起暗访了一家企业和一所大学周边的酒店、民宿,两天里检查了200多个房间,也没有发现针孔摄像头。他表示,“一整年下来真正发现是偷拍的,可能是一两次,不会多”。其中一次还属于因爱生恨的报复——一对情侣分手了,男方不甘心,就在女方住的地方偷偷装了摄像头。

发生得更多的,是恐惧造成的乌龙事件。比如有客户看到电视机下侧的遥控接收器,或者酒店闪烁的烟雾报警器,以为是偷拍摄像头,把它拆坏了,最后给酒店赔了钱。还有一个女孩在新租的房子里发现了摄像头,结果是之前的租客忘记带走的,早就断了电。

何志会表示,目前的偷拍和2010年自己刚入行时相比,已经大幅减少。早年,他在电子市场路边就能看到销售窃听器、偷拍摄像头的广告牌子,甚至还有人来主动揽客兜售。随着摄像头日益小型化,到2015、2016年,酒店偷拍“开始慢慢多了起来”,并开始上网。与此同时,国家开始严格管控偷拍。三年疫情期间,偷拍基本绝迹。疫情之后,偷拍恐慌再度浮现。



但何志会认为,和石家庄民宿假偷拍事件一样,如今很多的恐慌是被“制造”出来的。

张凯强是一位网络安全从业者,在三亚开了一家民宿。今年春节后,他刷到了一篇网帖,封面标题是“情侣三亚旅游住酒店遭直播 男子浏览外网时无意发现 女子得知后崩溃大哭无奈报警”。他点进去,原来同一个博主在大量发布同样的帖子,几乎所有帖子里都有一款反偷拍探测仪的购买链接。贴子里的视频内容是拼凑的,一个声音称,酒店“80%都装得有(摄像头)”。何志会认为,这类网帖就是典型的恐慌制造者。

边亮表示,防偷拍探测仪市场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收智商税的产品。如今,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防偷拍检测仪”“酒店防偷拍检测器”,可以看到大量相关商品,比如一款产品标价33元,已经有超过20万件售出。

边亮称,市面上很多廉价“反偷拍神器”,是通过检测红外光源来判断是否有摄像头。但这种工具的局限性很大:首先,摄像头得配备红外发射装置,在光线不足时对外发射红外光源,才能被检测到;其次,它对检测角度也有要求。

“这类‘神器’并不靠谱,很多时候大家是买来求心安。”边亮说。



尽管如此,何志会仍然提醒,在生活中要防范偷拍——“就像我们过马路需要左右看一样,也许不左右看,一辈子也不会出交通事故,但一旦出了,就会对个人带来严重影响。”

与酒店偷拍相关的案件是真实存在的。就裁判文书网显示,曾有人在2021年、2022年分别在甘肃、浙江的宾馆空调挂机连线处安装摄像头,偷拍酒店住客隐私,并放到视频播放软件上牟利,单个账号的观看权限150元,共获利5700元。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也有过类似判例:有人在2021年将摄像头安装在酒店,偷拍住客隐私,然后将摄像头监控账号出售给多人,获利1万余元。还有多人因销售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被各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

王楠看过电影《楚门的世界》。在片中,金·凯瑞扮演的男主人公生活在一个遍布摄像头的巨大摄影棚里,身边的人都是演员,而他的一举一动几乎都被观众们观看——除了他与妻子的亲密生活。



◎ 电影《楚门的世界》剧照

“在酒店里,这种(被偷窥的)感觉更为明显。”王楠说,这是因为,偷拍者剪辑和传播的,恰好是这些亲密生活的内容。

在这个摄像头无所不在的时代,当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更愿意采取预防措施,哪怕这些行为看起来有些极端。“这是我的隐私。我花了钱住酒店,为什么要我来检查和保护隐私,而不是酒店?”张静文问。

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怀胜认为,偷拍产业链涉及前端偷拍设备的生产和流转环节的管控,中端酒店、民宿的安全保障义务落实,后端网络不良信息的封堵和查禁,因此需要《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典》等多部门法的协同治理。

他也指出,在现阶段,如果一对情侣被偷拍,要通过刑法维权确实存在现实困难——他们很难确定是谁把视频传到网上的,也很难获得证据去向公安机关主张权利。

另一个问题是,目前在与酒店偷拍有关的责任主体上,还存在不少法律上的模糊地带。

“如果别人想在我的酒店装偷拍仪器,我怎么阻止?”一位民宿老板表示,酒店本身也是受害者。那么,如果酒店不知情,偷拍摄像头是外来人员安装,或者是酒店员工私下安装,酒店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何况,近期还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外部人员使用无人机偷拍。据极目新闻报道,2025年1月2日,宜兴市公安局一警务工作站接到辖区酒店住客报警,称在窗外发现无人机长期盘旋停留。警方后在无人机内存卡中发现多段不雅视频。2025年2月7日,海南三亚某酒店住客宋女士报警称,在酒店阳台泡澡时疑似被一架无人机偷拍。在这种情况下,酒店又应该承担何种责任?



对此,李怀胜认为,《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宾馆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酒店的不知情并不能做到完全免责,还要看其是否履行了安全保障义务。

“酒店的防偷拍一定是酒店的从业人员来做。就好像我们去饭店或者大排档吃饭,确保饭菜没有大肠杆菌超标,吃了不会拉肚子,这是饭店和大排档的责任。”何志会也表示。

2025年2月,广州成为全国第一个要求旅馆经营者负起防偷拍责任的省份——2月1日,广东新修订的《广东省旅馆业治安管理规定》开始施行。该规定在全国率先要求旅馆要确保房间内没有安装偷窥、偷拍、窃听等设备。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广东大部分酒店已经或正在配备反偷拍反窃听探测仪器。

其后的2月6日,光明日报评论指出,明确反偷拍责任应成为全国旅馆业“标配”。

“这个政策出来后,肯定放心了一点。”张静文说,希望全国都能效仿广东,针对酒店业制定确保无偷拍的法律法规。陈晓清也觉得,现在住宿行业竞争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无偷拍”说不定能成为酒店的一块金字招牌。

但说着,张静文又担心起来:“现在的摄像头比较隐秘,我们的技术是不是能都监测到呢?”

她决定,还是要把住酒店搭帐篷的安全措施进行到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