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重申中俄患难与共,对川普-普京峰会感到紧张?(图)

6Park 时事 5 hours, 10 minutes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三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一(2月24日)再次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通电话,重申了中俄“患难与共”、“不受任何第三方影响”的伙伴关系。美国观察人士认为,习近平可能是对于特朗普和普京可能举办的面对面会谈以及美国对俄罗斯的政策转向感到紧张。

根据中国官媒新华社发布的新闻稿,习近平告诉普京“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是患难与共、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真朋友。中俄关系具有强大内生动力和独特战略价值,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任何第三方影响。中俄两国的发展战略和外交政策是管长远的。”

普京则称,“发展对华关系是俄方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选择,‘绝非权宜之计,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外部因素干扰”。

俄罗斯副外交部长星期六(2月22日)表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的面对面会谈正在筹备中。

近日,特朗普积极与俄罗斯开展和平谈判,不但与普京进行了“长时间且富有成效”的一个半小时电话交谈,还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为“独裁者”。美国外交和国安高层官员上周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与俄罗斯高层官员就如何结束乌克兰战争举行了双边会谈,乌克兰以及美国的欧洲盟友一律未获邀出席。

《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突然之间热情拥抱俄罗斯”,部分原因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希望在中俄之间制造隔阂。外交政策专家将这一尝试称为“反向尼克松”战略。1970年代初,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曾改变了美国政策,与中共领导的中国交好,试图加深毛泽东与苏联之间的分歧。

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研究员韦德宁(Dennis Wilder)星期一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中俄关系‘搬不走’,习近平在电话中使用了一个有趣的措辞。也许对预期的特朗普-普京峰会有点紧张?习近平说双边关系表明中俄是好邻居,是真正的朋友。”

美国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中国政治专家牛犇(Neil Thomas)认为,中国对美俄关系保持“警惕”,但习近平和普京仍然“保持密切关系”。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孔诰烽(Ho-fung Hung)则写道: “一个并非不可能出现的有趣场景:特朗普排除欧洲和乌克兰,普京把习近平拉进来。这变成了美俄中三方会谈,二对一,对抗美国。”

在2022年2月普京派遣数万名军队进入乌克兰前几天,中俄宣布建立“无上限”战略伙伴关系。过去十年间,习近平已与普京会晤超过40次。中国为俄罗斯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包括提供用于军工行业的计算机芯片和机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2月中旬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中国不会停止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因为这样做会威胁到中国的能源安全。

不过,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客座资深研究员叶琳娜·雷巴科娃(Elina Ribakova)在X上写道,俄中关系是共生的,但极不对称:中国已成为俄罗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为俄罗斯的出口提供市场和关键投入品,而俄罗斯对中国有利但并非必不可少。

她指出,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尴尬之处。她写道:“2000年代它曾经向中国出口机械和其他高附加值商品,现在俄罗斯对华出口的85%以上是能源或者自然资源。俄罗斯是一个加油站,有一些金属和矿产。俄罗斯从中国进口其他所有东西。随着中国商品涌入市场,俄罗斯最近对中国汽车征收关税。”

此外,雷巴科娃表示,中国虽然与俄罗斯进行贸易,但减少了对俄投资。“中国对俄罗斯的对外直接投资不到1%。中国企业认为俄罗斯缺乏法治是主要障碍之一。很多中国企业可能在2022年后留在俄罗斯。据俄罗斯报道,自2022年以来,有数千家新的中国公司在俄罗斯注册,但其中90%的公司从事零售和批发贸易,很多只是纸上的公司。”

但是在深化军事和情报合作方面,《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俄正在开展两国长期伙伴关系中程度空前的军事合作,试探美国及其盟友的防御能力,向美国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即如果美国卷入军事冲突,美军可能会发现自己要同时对抗中俄两国。

美国哈德逊研究所中东和平安全中心研究员齐内布·里布亚(Zineb Riboua)认为, 中俄不会分裂。

“事实上,中俄合作将会加速。如果说普京和习近平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鉴于他们的反西方野心,建立平行系统以绕过制裁是首要任务。”她在X上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