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又撤军!非洲宪兵成历史,原有地盘被中俄瓜分?(图)
6Park 时事 5 hours, 22 minutes
法国又撤军了:2月22日媒体报道,科特迪瓦政府宣布法军已经正式移交布埃港军事基地,当地军队完成了全面接管。
▲法军移交军事基地,图片来源:网络
塞内加尔总统巴西鲁·迪奥马耶·希法耶也称,2025年将是法国军队全面结束军事存在的一年。2025一开年,法国就在多个非洲国家退出存在,过去法兰西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法非体系”,无疑正面临着崩溃解体的命运。法国这个曾经的“非洲宪兵”,恐怕将会走入历史,而法国原有的影响力区域,很可能会被中俄联手“瓜分”。
从2023年开始,法国在西非和中非地区的影响力就开始持续退缩:先是2022年法国撤军马里;紧接着2023年撤军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2024年11月乍得宣布终止与法国的防务协议;2025年法国又将在两个非洲国家退出军事存在。和10年前的10万大军相比,如今的法国军队在整个非洲的驻军都不超过2000人,具体来说就是仅剩下了吉布提的1500人和加蓬的350人,仅相当于过去的2%。
▲非洲法军,图片来源:网络
即使相比于2022年的6000~7000名驻军,法国如今在非洲的兵力也缩减的极其严重。加蓬的驻军只是为了保证当地的石油运输安全,实际上可有可无。而失去乍得、马里等关键军事基地后,法国在非洲的军事补给线将被大幅拉长。法军的吉布提基地孤悬于东非海岸,在这里的存在,恐怕也维持不了太久。
有西方军事专家估计,到2030年前后,法国将彻底在非洲失去立足之地。在非洲这片神奇的大地上,各国已经迎来了很多新兴玩家,比如土耳其、阿联酋。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国和俄罗斯。中国擅长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而俄罗斯擅长无条件化的军事支持。两国服务周到,而且不掺杂任何主权条件,这是非洲国家欢迎中俄的一个关键原因。
▲非洲法军,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以承认法国在非洲地区的影响力和特权为条件,换取了法国倒向北约阵营,共同对抗苏联。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持续了几十年,终于在2022年开始出现了崩塌的迹象。那么过去本来好好的法国影响力,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开始土崩瓦解了?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法国人的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对非洲的经济掠夺,根本不给当地人留活路。法国自19世纪开始就在西非和中非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涵盖了如今马里、尼日尔、乍得、科特迪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民族独立狂潮中,法国对一些重要地区的独立进行了残酷的军事镇压,比如著名的阿尔及利亚战争。最终眼见难以抵挡历史大趋势,戴高乐政府只好响应,构建了一套“法非体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面来操控已经独立的非洲国家。政治上,法国建立了所谓的“非洲小组”来支持亲法政权,一旦某国内部发生军事政变,法军就会提供军事干预。经济上,法国创建了“非洲法郎区”。将14个国家的货币与法国中央银行绑定,并要求这些国家把50%的汇率都存在法国的财政部,彻底拿捏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命脉。
▲法国曾经被称“非洲宪兵”,图片来源:网络
军事上,大量的非洲国家与法国签订了防务协议,这些协议允许法军驻军并提供军事干预。虽然这些协议受到了联合国的承认,被认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自愿行为”,但9成协议都是在这些国家独立前或者独立之初签署的,有很强的胁迫性。通过这样一套完整的体系,光是控制非洲国家的存款,就让法国拿到了非常多的好处。法国在尼日尔开铀矿,供应了法国核电站1/3的需求。
据报道,法国公司Areva每年从其中赚至少10亿欧元,而当地却长期贫困不堪,被榨得连“油渣”都不剩。类似的情况在法国影响力下的非洲国家很常见:法国从马里获得金矿,从加蓬获得石油,同样榨得很干。法国的军事存在有两个目标,一是维持亲法政权持续存在。即使这个政权对于当地人民来说,已经足以踩在脚下了,但法国人可不管这些。第二,法军的主要目标,就是维持资源运输补给线的持续和畅通,为长期“吸血”非洲提供保障。这种“敲骨吸髓”的做法,自然引起了非洲国家的不满。过去非洲人憋着不说,是实在也没有发声渠道。如今非洲也进入了网络时代,非洲人在网上发帖,控诉法国人之不公,慢慢出现了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这也让许多政党不得不响应呼吁驱逐法国的民意,兑现选举的承诺。
▲法国在非洲已然风光不再,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法国自身实力的下降,是其失去对非洲地区控制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冷战时期,法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至少占自己GDP的1%,但到了2024年时,法国只在非洲投了15亿欧元。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已经在非洲与53个国家达成了合作协议,总投资超过了7000亿美元。中国为非洲国家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多到数不完,比如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尼日利亚阿布贾-卡杜纳铁路、莫桑比克马普托-卡滕贝大桥、吉布提多拉莱多功能港、肯尼亚蒙巴萨港扩建、尼日利亚曼比拉水电站、南非风电和太阳能项目、1万村卫星电视项目、华为数字丝绸之路等等。
中国又是修桥补路,又是建房开矿的,甚至要让非洲人通网,这些基建需要大量的钱,不是法国能投资的起的。2024年,法国的GDP增长仅1.1%,在非洲只想“花小钱搞大掠夺”,根本没钱也没有意愿投资建设非洲。不光是经济建设没钱搞,如今就连在非洲的海外军事开支,都没有能力追加投资,退出就成了必然。
▲中国建设的吉布提港,图片来源:网络
非洲还存在不少恐怖主义势力,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时有发生。由于中国只搞经济建设,从来不管这些国家的内政,不管是谁来执政,中国都可以和这些国家做生意。法军撤出以后,非洲国家自然要寻找新的军事保障,而俄罗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过去,在非洲活跃的是俄“瓦格纳”集团,在普里戈任叛变事件发生后,他们已更名改姓为“Africa Corps”。俄罗斯人的做事方式很简单:只要给我钱,我就替你办事,从来不多问一句是非对错。
俄罗斯人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从来都不附加政治条件。尽管非洲人还是要给钱,但是这种性质和以前完全不同了。这就是一笔纯粹的商业合作。况且俄罗斯雇佣兵的费用都是明码标价,不偷不抢,愿者上钩,都是签合同的,所以没有什么欺骗。从俄罗斯与马里的合作来看,这种模式是完全可持续的。马里此前存在大量的伊斯兰极端势力,比如ISGS、JNIM组织。法国也曾在萨赫勒地区发起打击这些恐怖主义的“薮猫行动”、“巴尔汉行动”,但效果不佳。甚至在马里执行反恐任务时,杀害的当地平民比恐怖分子还要多,引起了马里老百姓的不满,认为法军甚是无能。
▲“Africa Corps”俄罗斯雇佣兵,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西方专家的推测准确,那么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将是中国和俄罗斯联手瓜分原“非洲宪兵”法国原有势力范围的关键时期。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有中俄两个新玩家,包括土耳其和阿联酋也有望扩大和非洲的军事合作和武器贸易。非洲国家也在谋求组建自己的内部圈子,比如“萨赫勒联盟”(AES),以实现互帮互助。法国在非洲的名声已经臭了,不仅不会有新的机会,还会成为人人唾弃且避之不及的对象。
有人预测,中国和俄罗斯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利益冲突,其实想多了:中国和俄罗斯是合作关系。比如中国与马里签订了金矿的开采协议后,也有“瓦格纳”集团(更名为Africa Corps)的雇佣兵在当地执行安保任务。中俄是各取所需,而且策略上来说完全不同:俄罗斯要的是短期利益,给钱我就提供服务。中国注重的是长远利益,不要你现在就大笔花钱,是要这些非洲国家过上好日子,然后再谈长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中国更重视经济,俄罗斯更注重军事,这是一份蛋糕的两个部分,打起来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法军移交军事基地,图片来源:网络
塞内加尔总统巴西鲁·迪奥马耶·希法耶也称,2025年将是法国军队全面结束军事存在的一年。2025一开年,法国就在多个非洲国家退出存在,过去法兰西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法非体系”,无疑正面临着崩溃解体的命运。法国这个曾经的“非洲宪兵”,恐怕将会走入历史,而法国原有的影响力区域,很可能会被中俄联手“瓜分”。
从2023年开始,法国在西非和中非地区的影响力就开始持续退缩:先是2022年法国撤军马里;紧接着2023年撤军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2024年11月乍得宣布终止与法国的防务协议;2025年法国又将在两个非洲国家退出军事存在。和10年前的10万大军相比,如今的法国军队在整个非洲的驻军都不超过2000人,具体来说就是仅剩下了吉布提的1500人和加蓬的350人,仅相当于过去的2%。

▲非洲法军,图片来源:网络
即使相比于2022年的6000~7000名驻军,法国如今在非洲的兵力也缩减的极其严重。加蓬的驻军只是为了保证当地的石油运输安全,实际上可有可无。而失去乍得、马里等关键军事基地后,法国在非洲的军事补给线将被大幅拉长。法军的吉布提基地孤悬于东非海岸,在这里的存在,恐怕也维持不了太久。
有西方军事专家估计,到2030年前后,法国将彻底在非洲失去立足之地。在非洲这片神奇的大地上,各国已经迎来了很多新兴玩家,比如土耳其、阿联酋。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国和俄罗斯。中国擅长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而俄罗斯擅长无条件化的军事支持。两国服务周到,而且不掺杂任何主权条件,这是非洲国家欢迎中俄的一个关键原因。

▲非洲法军,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以承认法国在非洲地区的影响力和特权为条件,换取了法国倒向北约阵营,共同对抗苏联。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持续了几十年,终于在2022年开始出现了崩塌的迹象。那么过去本来好好的法国影响力,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开始土崩瓦解了?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法国人的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对非洲的经济掠夺,根本不给当地人留活路。法国自19世纪开始就在西非和中非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涵盖了如今马里、尼日尔、乍得、科特迪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民族独立狂潮中,法国对一些重要地区的独立进行了残酷的军事镇压,比如著名的阿尔及利亚战争。最终眼见难以抵挡历史大趋势,戴高乐政府只好响应,构建了一套“法非体系”,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面来操控已经独立的非洲国家。政治上,法国建立了所谓的“非洲小组”来支持亲法政权,一旦某国内部发生军事政变,法军就会提供军事干预。经济上,法国创建了“非洲法郎区”。将14个国家的货币与法国中央银行绑定,并要求这些国家把50%的汇率都存在法国的财政部,彻底拿捏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命脉。

▲法国曾经被称“非洲宪兵”,图片来源:网络
军事上,大量的非洲国家与法国签订了防务协议,这些协议允许法军驻军并提供军事干预。虽然这些协议受到了联合国的承认,被认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自愿行为”,但9成协议都是在这些国家独立前或者独立之初签署的,有很强的胁迫性。通过这样一套完整的体系,光是控制非洲国家的存款,就让法国拿到了非常多的好处。法国在尼日尔开铀矿,供应了法国核电站1/3的需求。
据报道,法国公司Areva每年从其中赚至少10亿欧元,而当地却长期贫困不堪,被榨得连“油渣”都不剩。类似的情况在法国影响力下的非洲国家很常见:法国从马里获得金矿,从加蓬获得石油,同样榨得很干。法国的军事存在有两个目标,一是维持亲法政权持续存在。即使这个政权对于当地人民来说,已经足以踩在脚下了,但法国人可不管这些。第二,法军的主要目标,就是维持资源运输补给线的持续和畅通,为长期“吸血”非洲提供保障。这种“敲骨吸髓”的做法,自然引起了非洲国家的不满。过去非洲人憋着不说,是实在也没有发声渠道。如今非洲也进入了网络时代,非洲人在网上发帖,控诉法国人之不公,慢慢出现了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这也让许多政党不得不响应呼吁驱逐法国的民意,兑现选举的承诺。

▲法国在非洲已然风光不再,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法国自身实力的下降,是其失去对非洲地区控制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冷战时期,法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至少占自己GDP的1%,但到了2024年时,法国只在非洲投了15亿欧元。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已经在非洲与53个国家达成了合作协议,总投资超过了7000亿美元。中国为非洲国家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多到数不完,比如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尼日利亚阿布贾-卡杜纳铁路、莫桑比克马普托-卡滕贝大桥、吉布提多拉莱多功能港、肯尼亚蒙巴萨港扩建、尼日利亚曼比拉水电站、南非风电和太阳能项目、1万村卫星电视项目、华为数字丝绸之路等等。
中国又是修桥补路,又是建房开矿的,甚至要让非洲人通网,这些基建需要大量的钱,不是法国能投资的起的。2024年,法国的GDP增长仅1.1%,在非洲只想“花小钱搞大掠夺”,根本没钱也没有意愿投资建设非洲。不光是经济建设没钱搞,如今就连在非洲的海外军事开支,都没有能力追加投资,退出就成了必然。

▲中国建设的吉布提港,图片来源:网络
非洲还存在不少恐怖主义势力,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时有发生。由于中国只搞经济建设,从来不管这些国家的内政,不管是谁来执政,中国都可以和这些国家做生意。法军撤出以后,非洲国家自然要寻找新的军事保障,而俄罗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过去,在非洲活跃的是俄“瓦格纳”集团,在普里戈任叛变事件发生后,他们已更名改姓为“Africa Corps”。俄罗斯人的做事方式很简单:只要给我钱,我就替你办事,从来不多问一句是非对错。
俄罗斯人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从来都不附加政治条件。尽管非洲人还是要给钱,但是这种性质和以前完全不同了。这就是一笔纯粹的商业合作。况且俄罗斯雇佣兵的费用都是明码标价,不偷不抢,愿者上钩,都是签合同的,所以没有什么欺骗。从俄罗斯与马里的合作来看,这种模式是完全可持续的。马里此前存在大量的伊斯兰极端势力,比如ISGS、JNIM组织。法国也曾在萨赫勒地区发起打击这些恐怖主义的“薮猫行动”、“巴尔汉行动”,但效果不佳。甚至在马里执行反恐任务时,杀害的当地平民比恐怖分子还要多,引起了马里老百姓的不满,认为法军甚是无能。

▲“Africa Corps”俄罗斯雇佣兵,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西方专家的推测准确,那么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将是中国和俄罗斯联手瓜分原“非洲宪兵”法国原有势力范围的关键时期。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有中俄两个新玩家,包括土耳其和阿联酋也有望扩大和非洲的军事合作和武器贸易。非洲国家也在谋求组建自己的内部圈子,比如“萨赫勒联盟”(AES),以实现互帮互助。法国在非洲的名声已经臭了,不仅不会有新的机会,还会成为人人唾弃且避之不及的对象。
有人预测,中国和俄罗斯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利益冲突,其实想多了:中国和俄罗斯是合作关系。比如中国与马里签订了金矿的开采协议后,也有“瓦格纳”集团(更名为Africa Corps)的雇佣兵在当地执行安保任务。中俄是各取所需,而且策略上来说完全不同:俄罗斯要的是短期利益,给钱我就提供服务。中国注重的是长远利益,不要你现在就大笔花钱,是要这些非洲国家过上好日子,然后再谈长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中国更重视经济,俄罗斯更注重军事,这是一份蛋糕的两个部分,打起来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