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互怼后 乌克兰封禁特朗普的社交媒体网站(图)
6Park 生活 1 day, 3 hours
在美俄关系逐步正常化后,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开始“隔空互怼”。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国际频道的电报账号2月20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社交网络“Truth Social”已在乌克兰全境被封禁。
沙皇格勒新闻网称,这是基辅政权对特朗普批评泽连斯基后采取的报复措施。
特朗普此前曾在“Truth Social”上严厉批评泽连斯基,称他为“没有选举的独裁者”。他还将俄乌冲突全都归咎于乌克兰,“根本就不应该让这场冲突开始”,“现在的乌克兰领导层让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持续至今”。
前期报道: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吵起来了
当地时间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海湖庄园回答记者提问时,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顿输出。
他先是暗示泽连斯基该下台了,“乌克兰现在处于这样一种状况,没有举行选举,基本上处于戒严状态,乌克兰的领导人,我真不想这么说,但他的支持率只有4%,而这个国家已经被炸得粉碎”,并表示“这不是俄罗斯的要求,这是我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看法”,而且“现在正是举行选举的合适时机”。
他还将俄乌冲突全都归咎于乌克兰,“根本就不应该让这场冲突开始”,“现在的乌克兰领导层让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持续至今”。
听到这些话的泽连斯基感觉天都塌了,19日回到基辅后立马召开记者会为自己辩解:“我是乌克兰总统,得到多数民众支持”,并表示4%的支持率是虚假的消息,特朗普“生活在虚假的信息空间里”。看的出来,现在的泽连斯基比战场上的乌克兰士兵还要慌。
这场口水战的起因要从美国和俄罗斯就解决俄乌冲突问题在沙特举行的会谈说起,不过讽刺的是,作为事件主角之一的乌克兰却被美国排除在外。
18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等美俄高级官员,在利雅得进行了长达四个半小时的会谈后,双方宣布同意组建高级别团队,探索结束冲突的路径,还打算恢复大使馆人员配置,解决双边关系中的“刺激因素”,甚至探讨了未来在经济、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机会。
但是据外媒透露,双方在几个关键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包括俄方要求"北约必须书面承诺不东扩",但是美方只保证"乌克兰不会在可预见未来加入";俄方要求在克里米亚地区的问题上"永久承认俄主权",但是美方只答应"不挑战当前治理现状"。
这样看来,乌克兰也并非没参与,只是以非谈判方的身份成为谈判桌上的筹码。
在美俄联合声明发布3小时后,泽连斯基发表声明表达不满,他谴责美俄在沙特的会谈将乌克兰排除在外,还说:“关于如何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决策,不能在没有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做出”,并表示谈判应该“公平”,而确保“公平”的手段之一就是“欧洲国家也应参与”。
而很快,泽连斯基的不满就被好事的美国记者带给了特朗普。
特朗普听后便开始借题发挥,讽刺道:“我听说他们因为没有席位而感到不满。但他们已经在这场冲突中‘有一席之地’三年了,甚至更久之前就参与其中。这场冲突本可以轻松解决。我认为,哪怕是一个不怎么专业的谈判者,几年前就能把问题解决了,而且不会损失多少土地,几乎不会有人员伤亡,也不会有城市被摧毁成如今这副模样。”
输出还没完,特朗普将战争的起因和结果也统统甩给乌克兰,并谴责泽连斯基“德不配位”,暗示如果乌克兰想在谈判桌上有一席之地,就应该举行新的选举,也就是该将泽连斯基赶下台了。
19日,在泽连斯基的记者会开完不久,特朗普又在社交媒体上继续开炮。这次他更狠更不留情面,直接称泽连斯基只是“一个勉强算得上成功的喜剧演员”,但“竟然说服了美国花3500亿美元,卷入一场无法取胜、本不该开始的战争”,说他“唯一擅长的就是把拜登‘玩弄于股掌之间’”。
最后还要夸夸他自己,称结束俄乌冲突只有“‘特朗普’和特朗普政府能做到”。
泽连斯基又立马通过媒体反驳,表示俄乌冲突爆发近三年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大约67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以及315亿美元对乌克兰预算的直接财政支持,合算下来不过千亿美元。
两人你来我往,口水战打得不亦乐乎。
不过,这场口水战也让世人看的明明白白,特朗普政府已经完全放弃泽连斯基了,而且不仅放弃,还急着将他“兜售”出去。特朗普这个“美国商人”又在算计着什么呢?
首先就像在美国政府内部清除拜登政府的势力那样,泽连斯基也被特朗普当成拜登的人,是要被清除的对象。
自2022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的外交策略高度依赖拜登政府的支持,泽连斯基与拜登政府往来密切,这使得泽连斯基被特朗普视为“亲拜登阵营”的一员。
2023年10月,乌克兰政府拒绝向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提交亨特·拜登在乌商业活动资料,随后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科默公开指责泽连斯基“配合民主党掩盖真相”。
2024年9月,泽连斯基在接受《纽约客》杂志专访时拆特朗普的台,表示特朗普根本不知道如何停止这场战争,暗讽他自以为是。此前特朗普团队一直以特朗普上台后将在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作为他的竞选承诺。
所以在特朗普的认知里,泽连斯基是属于敌对党的人。而特朗普向来用人第一原则就是要“自己人”,从他上台后立即对美国政府内部的拜登势力进行“大清洗”,就知道他肯定不会留着泽连斯基了。
他现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将泽连斯基从乌克兰总统的位置上踢下去,换上更符合他利益的领导人上台,巩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知名周刊《经济学人》发表了题目为《特朗普团队想甩掉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的文章,称泽连斯基已经成为了特朗普政府的“眼中钉”。
其次回归到特朗普的“商人本色”,他想将乌克兰作为与俄罗斯交易的筹码,再从俄乌冲突中捞一笔。
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向来带有浓重的“商人烙印”,在他眼中,俄乌冲突持续至今,美国投入巨大却未得到相应回报,而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至关重要。
因此,特朗普试图以乌克兰为杠杆撬动美俄关系重置,其核心目标在于将地缘博弈转化为商业利益:一方面,通过默许俄罗斯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换取俄方在北极能源开发、中东战略协调等领域的让步;另一方面,借机削弱欧盟防务自主性,迫使欧洲加大对美国军火和能源的依赖。
这种“交易艺术”的本质,是将国际秩序简化为零和博弈的商场。
尽管这种策略短期内或为美国能源巨头和军工复合体创造红利,但长期看将动摇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秩序,最终反噬美国霸权根基。
最后就是特朗普该兑现自己上台第一天就解决俄乌问题的承诺了。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高调承诺“上任首日解决俄乌冲突”,以此作为吸引反战选民与孤立主义者的核心卖点。
然而就职一个月后,其“闪电和平”计划已显疲态:据《华盛顿邮报》统计,特朗普团队虽通过秘密渠道与俄方接触至少6次,但核心分歧仍未突破。
更严峻的是,特朗普为施压乌克兰让步,已暂停交付价值3.2亿美元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美国防部2月15日公告),导致乌军前线火力下降40%。这种“极限施压”正引发双重反噬:一方面,北约内部出现裂痕,另一方面其国内支持率在摇摆州下滑3.5%。
若未来两个月无法达成象征性和平协议,特朗普不仅将面临“承诺破产”的舆论危机,更可能触发美国会对其外交越权的审查——毕竟,用切断军援逼盟友投降的“交易”,已触碰美国《对外援助法》的红线。
显然,当前还在全球求支援、让乌克兰继续跟俄罗斯缠斗的泽连斯基就完全不符合特朗普的利益诉求了,所以只能被当作障碍清除掉了。
特朗普VS泽连斯基的口水战还在持续中,最后谁会输一目了然,起码特朗普嘴上就从没输过。
更重要的是,泽连斯基的遭遇再次生动地演绎了美国盟友的处境:“美国优先”意味着盟友付账,盟友始终只是美国随时可弃用的“耗材”。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国际频道的电报账号2月20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社交网络“Truth Social”已在乌克兰全境被封禁。
沙皇格勒新闻网称,这是基辅政权对特朗普批评泽连斯基后采取的报复措施。
特朗普此前曾在“Truth Social”上严厉批评泽连斯基,称他为“没有选举的独裁者”。他还将俄乌冲突全都归咎于乌克兰,“根本就不应该让这场冲突开始”,“现在的乌克兰领导层让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持续至今”。

前期报道: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吵起来了
当地时间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海湖庄园回答记者提问时,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顿输出。
他先是暗示泽连斯基该下台了,“乌克兰现在处于这样一种状况,没有举行选举,基本上处于戒严状态,乌克兰的领导人,我真不想这么说,但他的支持率只有4%,而这个国家已经被炸得粉碎”,并表示“这不是俄罗斯的要求,这是我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看法”,而且“现在正是举行选举的合适时机”。
他还将俄乌冲突全都归咎于乌克兰,“根本就不应该让这场冲突开始”,“现在的乌克兰领导层让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持续至今”。

听到这些话的泽连斯基感觉天都塌了,19日回到基辅后立马召开记者会为自己辩解:“我是乌克兰总统,得到多数民众支持”,并表示4%的支持率是虚假的消息,特朗普“生活在虚假的信息空间里”。看的出来,现在的泽连斯基比战场上的乌克兰士兵还要慌。

这场口水战的起因要从美国和俄罗斯就解决俄乌冲突问题在沙特举行的会谈说起,不过讽刺的是,作为事件主角之一的乌克兰却被美国排除在外。
18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等美俄高级官员,在利雅得进行了长达四个半小时的会谈后,双方宣布同意组建高级别团队,探索结束冲突的路径,还打算恢复大使馆人员配置,解决双边关系中的“刺激因素”,甚至探讨了未来在经济、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机会。
但是据外媒透露,双方在几个关键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包括俄方要求"北约必须书面承诺不东扩",但是美方只保证"乌克兰不会在可预见未来加入";俄方要求在克里米亚地区的问题上"永久承认俄主权",但是美方只答应"不挑战当前治理现状"。
这样看来,乌克兰也并非没参与,只是以非谈判方的身份成为谈判桌上的筹码。

在美俄联合声明发布3小时后,泽连斯基发表声明表达不满,他谴责美俄在沙特的会谈将乌克兰排除在外,还说:“关于如何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决策,不能在没有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做出”,并表示谈判应该“公平”,而确保“公平”的手段之一就是“欧洲国家也应参与”。
而很快,泽连斯基的不满就被好事的美国记者带给了特朗普。
特朗普听后便开始借题发挥,讽刺道:“我听说他们因为没有席位而感到不满。但他们已经在这场冲突中‘有一席之地’三年了,甚至更久之前就参与其中。这场冲突本可以轻松解决。我认为,哪怕是一个不怎么专业的谈判者,几年前就能把问题解决了,而且不会损失多少土地,几乎不会有人员伤亡,也不会有城市被摧毁成如今这副模样。”
输出还没完,特朗普将战争的起因和结果也统统甩给乌克兰,并谴责泽连斯基“德不配位”,暗示如果乌克兰想在谈判桌上有一席之地,就应该举行新的选举,也就是该将泽连斯基赶下台了。

19日,在泽连斯基的记者会开完不久,特朗普又在社交媒体上继续开炮。这次他更狠更不留情面,直接称泽连斯基只是“一个勉强算得上成功的喜剧演员”,但“竟然说服了美国花3500亿美元,卷入一场无法取胜、本不该开始的战争”,说他“唯一擅长的就是把拜登‘玩弄于股掌之间’”。
最后还要夸夸他自己,称结束俄乌冲突只有“‘特朗普’和特朗普政府能做到”。

泽连斯基又立马通过媒体反驳,表示俄乌冲突爆发近三年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大约67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以及315亿美元对乌克兰预算的直接财政支持,合算下来不过千亿美元。
两人你来我往,口水战打得不亦乐乎。

不过,这场口水战也让世人看的明明白白,特朗普政府已经完全放弃泽连斯基了,而且不仅放弃,还急着将他“兜售”出去。特朗普这个“美国商人”又在算计着什么呢?
首先就像在美国政府内部清除拜登政府的势力那样,泽连斯基也被特朗普当成拜登的人,是要被清除的对象。
自2022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的外交策略高度依赖拜登政府的支持,泽连斯基与拜登政府往来密切,这使得泽连斯基被特朗普视为“亲拜登阵营”的一员。
2023年10月,乌克兰政府拒绝向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提交亨特·拜登在乌商业活动资料,随后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科默公开指责泽连斯基“配合民主党掩盖真相”。
2024年9月,泽连斯基在接受《纽约客》杂志专访时拆特朗普的台,表示特朗普根本不知道如何停止这场战争,暗讽他自以为是。此前特朗普团队一直以特朗普上台后将在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作为他的竞选承诺。
所以在特朗普的认知里,泽连斯基是属于敌对党的人。而特朗普向来用人第一原则就是要“自己人”,从他上台后立即对美国政府内部的拜登势力进行“大清洗”,就知道他肯定不会留着泽连斯基了。
他现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将泽连斯基从乌克兰总统的位置上踢下去,换上更符合他利益的领导人上台,巩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知名周刊《经济学人》发表了题目为《特朗普团队想甩掉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的文章,称泽连斯基已经成为了特朗普政府的“眼中钉”。

其次回归到特朗普的“商人本色”,他想将乌克兰作为与俄罗斯交易的筹码,再从俄乌冲突中捞一笔。
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向来带有浓重的“商人烙印”,在他眼中,俄乌冲突持续至今,美国投入巨大却未得到相应回报,而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至关重要。
因此,特朗普试图以乌克兰为杠杆撬动美俄关系重置,其核心目标在于将地缘博弈转化为商业利益:一方面,通过默许俄罗斯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换取俄方在北极能源开发、中东战略协调等领域的让步;另一方面,借机削弱欧盟防务自主性,迫使欧洲加大对美国军火和能源的依赖。
这种“交易艺术”的本质,是将国际秩序简化为零和博弈的商场。
尽管这种策略短期内或为美国能源巨头和军工复合体创造红利,但长期看将动摇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秩序,最终反噬美国霸权根基。

最后就是特朗普该兑现自己上台第一天就解决俄乌问题的承诺了。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高调承诺“上任首日解决俄乌冲突”,以此作为吸引反战选民与孤立主义者的核心卖点。
然而就职一个月后,其“闪电和平”计划已显疲态:据《华盛顿邮报》统计,特朗普团队虽通过秘密渠道与俄方接触至少6次,但核心分歧仍未突破。
更严峻的是,特朗普为施压乌克兰让步,已暂停交付价值3.2亿美元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美国防部2月15日公告),导致乌军前线火力下降40%。这种“极限施压”正引发双重反噬:一方面,北约内部出现裂痕,另一方面其国内支持率在摇摆州下滑3.5%。
若未来两个月无法达成象征性和平协议,特朗普不仅将面临“承诺破产”的舆论危机,更可能触发美国会对其外交越权的审查——毕竟,用切断军援逼盟友投降的“交易”,已触碰美国《对外援助法》的红线。
显然,当前还在全球求支援、让乌克兰继续跟俄罗斯缠斗的泽连斯基就完全不符合特朗普的利益诉求了,所以只能被当作障碍清除掉了。

特朗普VS泽连斯基的口水战还在持续中,最后谁会输一目了然,起码特朗普嘴上就从没输过。
更重要的是,泽连斯基的遭遇再次生动地演绎了美国盟友的处境:“美国优先”意味着盟友付账,盟友始终只是美国随时可弃用的“耗材”。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