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4岁男孩收€145罚单!网友怒怼市政府:不羞耻?(图)
6Park 生活 2 days, 4 hours
垃圾分类,大势所趋。虽然法国的垃圾分类做的不如日本那么细致,但至少在日常生活中,该分的还是得分,该扔的垃圾还得在正确的时间仍在正确的地方,不能乱来。
其实,这种情况是常态,又或者说,它们就没有空着的时候。不过满归满,挤一挤还是有空间的。于是安东尼在奋力的扔垃圾,没来得及顾上儿子。此时,小男孩的手里也拿着一个垃圾袋,他发现垃圾桶已经爆满,就顺手把垃圾袋放在了垃圾桶的旁边。
他们检查垃圾的方式也相当简单粗暴,直接打开垃圾袋,翻找里面的物品,以此获取能确认垃圾袋主人身份的线索,并对其进行处罚。结果,他们在这个垃圾袋里幸运地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小男孩的名字和他所居住大楼理发店的地址。
对此,副市长笑着说,“我只能针对在垃圾中所发现的证据施以经济处罚,我想这位父亲会和理发师一起解决这事的,他会去向理发师解释,这是孩子的错 。
So,几天后,这位毫不相干的理发师被迫在他的邮箱中收到了这份令人不快乐的惊喜。对于这个结果,网友们是有话要说的:您之所以敢这样回应,是因为事情发生在您的地盘!请您走出市中心,看看其他街区的情况吧……那里可有的是机会帮市政府填补财政漏洞!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法国各个城市一直在努力想各种办法,让居民“被迫”学会垃圾分类。梅斯市这种翻垃圾找身份信息的操作,只是冰山一角。在法国的皮卡尔高原社区(Plateau Picard),他们的垃圾分类员甚至会在凌晨4点开始“突袭检查”垃圾桶。如果你的垃圾桶没有按照分类标准投放,环卫工人直接拒收,让你的垃圾继续“原地陪伴”你一周!
尽管2020年《反浪费法》规定,垃圾分类不当最高可罚35欧元,但这一地区更倾向于“以教育为主”,让居民自己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员巴蒂斯特(Baptiste)无奈地表示:“有时候,我们看到垃圾桶里只有几个塑料酸奶杯,就会放宽标准;但如果是整袋都是塑料混杂垃圾,那就绝对不能放过。”根据数据显示,这项“垃圾拒收政策”实施后,当地平均每次垃圾检查都会拒收16%的垃圾桶,意味着每6个垃圾桶就有1个不合格。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垃圾桶经常被拒收,你的垃圾处理费可能会上涨。从政府角度来看,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垃圾分类率,还能省下一大笔钱。目前,这个社区每年要处理5000吨垃圾,如果垃圾分类能做得更好,预计每年可以节省15万欧元的垃圾处理费。其实,近年来,法国不仅对垃圾分类抓得紧,对公共卫生的不文明行为,更是“铁腕整治”。
最近,波尔多市(Bordeaux)正式设立了一支“反不文明行为巡查队”,主要任务是查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噪音扰民等问题。
这支队伍不仅管随地吐痰,还会盯着这些行为:乱丢垃圾(个人罚135欧元,商家罚875欧元,使用车辆倒垃圾最高罚1500欧元)乱丢口香糖(135欧元)不捡狗屎(135欧元)噪音扰民(视情况罚款)目前,这支巡查队已经在波尔多开出了80张罚单,官方表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罚款,而是希望人们学会自觉文明。”

千万别抱着什么没人管的侥幸心理,也别低估法国垃圾分类的战斗力,因为罚单可能就在身边。举个最新的例子👇最近,法国大东部大区摩泽尔省梅斯市(Metz)的一名4岁小男孩竟然收到了145欧元的垃圾违规罚单。这事一曝光,法国网友都炸了:“一个4岁孩子,连写作业都不会,怎么就成了垃圾分类违规者?”
事情发生在今年1月25日。那一天,小男孩一家正在搬家。他的爸爸,35岁的救护车司机安东尼·巴特勒米(Anthony Barthélemy)带着儿子来到了梅斯市马泽尔街 (Rue Mazelle) 的自愿垃圾投放点,却发现那里的四个埋地垃圾箱全都被塞满了。
其实,这种情况是常态,又或者说,它们就没有空着的时候。不过满归满,挤一挤还是有空间的。于是安东尼在奋力的扔垃圾,没来得及顾上儿子。此时,小男孩的手里也拿着一个垃圾袋,他发现垃圾桶已经爆满,就顺手把垃圾袋放在了垃圾桶的旁边。

划重点,他没扔进垃圾箱里,而是放在了旁边。但根据法律,即便垃圾桶已经满了,垃圾袋也是禁止放在旁边的,这种行为被视为非法倾倒垃圾。当发现此类违规行为时,市政府人员有权进行检查。
他们检查垃圾的方式也相当简单粗暴,直接打开垃圾袋,翻找里面的物品,以此获取能确认垃圾袋主人身份的线索,并对其进行处罚。结果,他们在这个垃圾袋里幸运地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小男孩的名字和他所居住大楼理发店的地址。

于是,几天后,这家理发店的理发师收到了一封写给小男孩的信,并将其转交给了邻居。安东尼打开了一看,一整个震惊了。信里是一份“调查结果报告”,其中包含犯罪证据的照片和145欧元经济处罚的罚单......重点是这张罚单上面写着他儿子的名字,他4岁儿子的名字!安东尼直接破防,他愤怒地发邮件给政府:“你们不觉得羞耻吗?给一个4岁孩子开罚单?他根本不知道这些规则啊!”

与此同时,他也试图对这一处罚提出异议,但他的论据并没有说服负责城市清洁的副市长马丁内·尼古拉斯 (Martine Nicolas):“不好意思,我们开罚单的依据是垃圾袋里找到的名字,并不会去核查对方的年龄。这张145欧元的罚单,很快就会寄到孩子的名下!“不仅如此,这位副市长还对安东尼所说的故事持怀疑态度,她表示:“想象一下一个4岁的孩子逃离父亲的监护,这已经令人担忧了,更何况还带着垃圾。很明显,倒垃圾的人不是这个4岁的孩子。”她因此指责孩子的父亲,根据她的说法,他是在利用孩子来逃避罚款。

总之,双方在经过争论和谈判后,梅斯政府勉强让步,决定删除孩子的名字,把罚单转到了孩子家楼下理发店的名下,于是,这家无辜的理发店成了这场闹剧的“背锅侠”……
对此,副市长笑着说,“我只能针对在垃圾中所发现的证据施以经济处罚,我想这位父亲会和理发师一起解决这事的,他会去向理发师解释,这是孩子的错 。
So,几天后,这位毫不相干的理发师被迫在他的邮箱中收到了这份令人不快乐的惊喜。对于这个结果,网友们是有话要说的:您之所以敢这样回应,是因为事情发生在您的地盘!请您走出市中心,看看其他街区的情况吧……那里可有的是机会帮市政府填补财政漏洞!

我们有一位民选官员声称要对理发师进行罚款,而她明知那不是他本人扔的!你没有羞耻心!

无论如何,这至少说明了一件事,在法国,垃圾分类一直是个大难题。虽然法国早在2000年就开始推进垃圾分类,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人依然“随心所欲”地扔垃圾。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法国各个城市一直在努力想各种办法,让居民“被迫”学会垃圾分类。梅斯市这种翻垃圾找身份信息的操作,只是冰山一角。在法国的皮卡尔高原社区(Plateau Picard),他们的垃圾分类员甚至会在凌晨4点开始“突袭检查”垃圾桶。如果你的垃圾桶没有按照分类标准投放,环卫工人直接拒收,让你的垃圾继续“原地陪伴”你一周!

这项“垃圾拒收政策”自2025年起在该地区正式实施以来,其核心理念就是:“不分类,就不收垃圾!”垃圾分类员不仅会翻垃圾,还会用刀割开垃圾袋,检查里面的内容。如果发现违规,比如建筑垃圾、玻璃罐、电缆线等不该出现在普通垃圾桶里的东西,他们就会给垃圾桶贴上红色警告贴纸,提醒住户正确分类。更绝的是,他们还会拍照取证,把垃圾桶编号记录下来,防止住户投诉“被冤枉”。
尽管2020年《反浪费法》规定,垃圾分类不当最高可罚35欧元,但这一地区更倾向于“以教育为主”,让居民自己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员巴蒂斯特(Baptiste)无奈地表示:“有时候,我们看到垃圾桶里只有几个塑料酸奶杯,就会放宽标准;但如果是整袋都是塑料混杂垃圾,那就绝对不能放过。”根据数据显示,这项“垃圾拒收政策”实施后,当地平均每次垃圾检查都会拒收16%的垃圾桶,意味着每6个垃圾桶就有1个不合格。

这可不止是“给你点颜色看看”,背后还有更现实的利益考量。是滴,法国政府其实也很“现实”——分类垃圾能带来经济收益啊。在皮卡尔地区,市政府目前就正在推动一项新政策:“分类越好,垃圾费越少。”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垃圾桶经常被拒收,你的垃圾处理费可能会上涨。从政府角度来看,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垃圾分类率,还能省下一大笔钱。目前,这个社区每年要处理5000吨垃圾,如果垃圾分类能做得更好,预计每年可以节省15万欧元的垃圾处理费。其实,近年来,法国不仅对垃圾分类抓得紧,对公共卫生的不文明行为,更是“铁腕整治”。
最近,波尔多市(Bordeaux)正式设立了一支“反不文明行为巡查队”,主要任务是查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噪音扰民等问题。

如果你随地吐痰,立刻罚款135欧元!

这项政策的效果来得是立竿见影。波尔多的花店老板琪娅拉(Chiara)就表示:“以前每天早上我都要清理门前的烟头和饮料罐,还得忍受垃圾堆积招来的老鼠。”可现在,有了这支新巡查队,街上的违规者只要看到穿着制服的执法人员,就会立刻变得“文明”起来。
这支队伍不仅管随地吐痰,还会盯着这些行为:乱丢垃圾(个人罚135欧元,商家罚875欧元,使用车辆倒垃圾最高罚1500欧元)乱丢口香糖(135欧元)不捡狗屎(135欧元)噪音扰民(视情况罚款)目前,这支巡查队已经在波尔多开出了80张罚单,官方表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罚款,而是希望人们学会自觉文明。”

好吧,希望法国能变得越来越文明啊。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