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男子穿越鳌太线失联多日获救,4天未进食,还有伤(图)

6Park 生活 3 days, 1 hour



被找到的失联人员

2月1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2月8日企图私自穿越秦岭鳌太线的18岁男子,已经被当地的公益救援队找到,目前没有生命危险。

“鳌太线”为户外驴友的称谓,它是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直线距离40余公里,实际距离超过170公里。早在2018年,陕西眉县、太白县曾联合发布公告,全面禁止“鳌太穿越”活动,但仍有不少驴友抱着侥幸心理私自穿越,进而发生意外。

2月18日,记者采访到参与此次救援行动的范某,他表示此次搜救工作难度一方面在于天气,另一方面在于前期始终无法确定失联者位置,并且救援途中还遇到羚牛的冲撞,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伤亡。失联者被发现时已连续4天未进食,并由于多次滑坠身体有外伤不能走动,救援人员将其安置在山上的观测站,休整完毕之后第二天才下山。



发现失联人员后,将其带到上山的观测站休整

失联者获救后称:

不知道鳌太线禁止穿越

2月18日,记者尝试联系获救的失联者,但对方婉拒了记者的采访,其表示相关情况都已经告知了救援队的范某,由其转述即可。范某告诉记者,在失联男子被找到之后,据观察其心理状态还可以,“整个人抗压能力比较强”,这或许也是男子失联多日、4天没有进食,仍能存活下来的原因之一。

范某介绍,他们救援队是在2月15日接到的求助信息,当晚连夜赶往太白县,抵达时已是2月16日。“紧急部署完任务,16日早晨就上山,搜救队伍有西安晨曦减灾应急救援中心、牛马小队、西安鄠邑青年应急救援协会,30多个人一共分了五路寻找。2月17日11点14分,失联男子被我们所在的救援小队成功找到。”

“我们跟他聊的时候,他说只知道鳌太线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户外穿越线路,并不知道私自穿越是非法的。我们跟他讲了之后,他就感觉到后怕了。”范某说,该男子上山的初衷就只是觉得鳌太线路非常出名,想走一下证明自己,没有预估到足够的风险,因此发生意外。



救援队发现失联人员的现场照片

范某透露,找到失联男子后,其自述于2月8日早晨进入秦岭山脉,2月10日,其所携带的电子设备已经没电,因此在森林中迷路。“他一直沿着河水往下游走,其间还滑坠了几次,身体有受伤,装备也丢失了一部分。”到了晚上,他在地上铺一些干草入睡。

红星新闻记者获得了该男子被救援队发现时的视频,视频显示其当时还能正常站立,并能回答施救者的提问。

发现失联男子的地点,位于秦岭鳌太线2800米营地下方的1.5公里处。范某表示,当时他和其他成员就处于搜救队暂定的集合地位置,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生了一堆火。“因为火升起来有烟,如果失联者闻到烟味的话,他会进行呼救。”

幸运的是,火升起来以后,失联男子闻到了烟味开始呼喊求援,最终被锁定位置获得生机。在找到男子之后,先把他带到观测站静养调整,早晨8点钟从观测站往下走,中午12点下山。“家属带着他到太白县医院做了检查,右手手腕骨折。”

搜救时有惊无险

队员偶遇羚牛冲撞幸未有伤亡


回忆此次救援行动时,范某仍心有余悸。他告诉记者,这次救援是寒冷天气和未知位置等多重困难交织。“我们以往的救援,被救援者有的可以提供所在的具体位置,如果没有行动能力,我们也能够带着担架上去抬他下来。但这次,他家属都提供不了具体位置,公安部门也只提供给我们一个大概方位,所以一般找的话都得好几天。”

在搜寻的过程中,范某和队友也曾遇到过险情,他们在路上碰到了被户外驴友称之为“秦岭杀人王”的羚牛。“当时羚牛都已经向我们冲撞过来,幸亏我们当时带了急救哨,赶紧把哨子吹响,那牛才跑掉了。”

范某告诉记者,秦岭2000米以上就属于核心保护区,相关政府部门早已经明文规定禁止非法穿越。但好多人仍然没有危险意识,在社交平台刷到“小小什么山,轻松拿捏”之类的帖子后,就觉得自己可以去挑战大自然,其实这种行为非常危险。

而且,很多户外爱好者登山的时候装备也不健全,所带的电子设备进山之后没有信号。范某这次救援带了一部具有卫星通信功能的手机,还携带了经纬度坐标,正是靠着这部手机,在发现失联男子后才能迅速向其他救援队发送短信:“活的,有行动能力,手腕受伤”。之后,其他救援队才迅速后撤。



失联人员获救后感谢搜救队员

范某表示,将男子送下山之后,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当地森林公安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处罚,随后男子随同家人回家。2月18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致电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方证实了此说法,表示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该男子进行处罚。

记者注意到,非法穿越鳌太线的行为屡禁不止。记者从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2月15日晚12点28分,太白山厚畛子保护站值班人员在夜间巡查过程中,在保护区边界发现5名疑似登山人员,及时拦截询问后,确定5人准备从铁甲树区域登山并进行穿越,值班人员耐心普及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禁穿公告并将其劝返。

但这5名登山人员离开保护区边界后仍在附近徘徊并试图折返进入保护区。值班人员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组织他们进一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5人承诺不再进入自然保护区,并离开了厚畛子区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