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俄乌总统通话 调停冲突成功可能性有多大?(图)
大鱼新闻 军事 3 hours, 49 minutes
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朗普与俄乌冲突双方分别通电话的行动突显其充当冲突调停人的意图,那么,调停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特朗普急于落实竞选承诺 为回应国内诉求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在特朗普竞选、候任及就任之后,多次谈到他要急于解决乌克兰危机,而与俄乌两国领导人通话。美国推动谈判的进程,再次强调的是从主观意愿来说,美国总统是急于落实他的竞选承诺,同时也是意在回应国内的诉求。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说到特朗普在内政外交方面的动作,近一段时间,可以看到在国内改革方面,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在外交方面,尤其在乌克兰危机的解决上,特朗普在试图展示自己在外交方面的能力。这样一系列动作的背后,首先反映出特朗普试图回应美国国内民众的诉求,即认为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要聚焦于美国国内,下一阶段特朗普也将在经贸政策方面进行更多施政。同时也要避免乌克兰危机的延续,干扰到自己对内政策的聚焦。
美能够推动谈判 但无力从根本上解决危机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同时,我们会看到尽管与俄乌领导人通话,美国似乎在推动谈判的进程,但是并不意味着谈判的进程已经开启。可以看到的是美国能够推动谈判,但是无力从根本上来解决危机。首先我们会看到当特朗普与普京以及与泽连斯基通话的时候,一个大的背景是美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方面已经在降低预期。从特朗普此前所说的,他就任之后24个小时结束乌克兰冲突,到后来表示半年之内从根本上解决乌克兰危机,再到后来他任命的俄乌事务特使称在100天之内使俄乌之间的谈判出现进展,应该说特朗普的立场越来越接近务实,而同时我们会看到未来谈判进程即使开启,俄乌双方在谈判立场方面目前仍然差异巨大,尤其是乌克兰希望收回被控制的领土,以及获得西方安全保障等相关条件,特朗普目前没有给予更多明确的回应。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乌克兰危机要根本解决,意味着要重建欧洲安全格局,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复杂性的因素。对于特朗普目前的动作,美国的欧洲盟友已经提出疑问,认为未来重塑欧洲安全格局,欧洲的立场以及相关的动作不应该被忽视,希望美国与欧洲之间保持沟通。所以从目前来看,主观上来说,特朗普在推进政策,但从客观上来说,未来的进程当中将充满着变数。
若开启谈判,美俄领导人都需要一场“胜利”
◆2018年7月,特朗普与普京在会晤时握手。
战事将满三年之际,俄罗斯与乌克兰都在等待美国总统特朗普有所行动。
竞选时,特朗普扬言要在一天之内终结战事;就任前,他的停战时间表却延期至半年;及至上任数周,俄乌问题一拖再拖。
◆2025年2月6日,乌克兰军队向顿涅茨克地区的俄罗斯阵地发射榴弹炮。
据特朗普透露,2月12日,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分别进行通话,双方都表达了对和平的期望。2月14日至16日,他任命的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将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与泽连斯基会面。凯洛格预计于2月20日到访乌克兰,并起草结束乌克兰危机的计划。
特朗普本人将与普京会面,普京还邀请他访问俄罗斯。特朗普称,双方的第一次会晤“可能”会在沙特进行。
无尽等待中,最焦灼的是泽连斯基,他不得不多次奉承美国新总统,相信“强大”的特朗普能迫使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为了寻求美国的安全承诺,泽连斯基甚至提出和特朗普做交易,愿向美国供应稀土及其他矿产。他还说,如果特朗普能让俄乌都坐上谈判桌,他已经准备好与莫斯科“以领土交换领土”。
三年来,乌克兰经受了领土、士兵、基础设施、国家经济的惨烈损失,俄罗斯换来了西方社会几乎全方位的制裁,欧洲则在无法逃离的恐惧中惶惶度日。
◆2月12日,基辅遭到俄罗斯空袭。
特朗普就职之际,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RIAC)学术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Andrey Kortunov)接受了《凤凰周刊》的电话采访,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战场形势,评价了特朗普上任、叙利亚变天等外部因素对俄罗斯的影响,以及俄乌两国的经济形势。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是根据俄总统令成立的非营利性智库,得到该国外交部、科学院等机构的支持。科尔图诺夫作为俄罗斯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其研究领域涉及俄罗斯内外政策、俄美关系等。
科尔图诺夫提到,所有人对这场冲突都感到厌倦,希望达成某种协议,而美国政府的更迭带来了这个机会。“虽说特朗普可能会带来诸多变数,也不确定俄罗斯政府会对其计划有何反应,但2025年有望成为真正的冲突转折点。”
俄方仍掌握战场主动权
《凤凰周刊》:2024年已经过去,如何评价过去一年的俄乌战场形势和交战双方的表现?
科尔图诺夫:过去一年,我们观察到许多事态的发展,战事从横向到纵向都有升级迹象。
乌克兰正在尝试扩大冲突范围,通过入侵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来延长其接触线。我认为这主要是出于政治而非军事考量。俄军的主要任务则是保持其战略主动权,继续在顿巴斯地区压制乌武装力量,同时将其赶出库尔斯克地区。
与此同时,时任拜登政府决定,授权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使用美援远程导弹。作为回应,俄罗斯使用了最现代化的“榛树”(Oreshnik)中程导弹,它对乌克兰的经济、军事和能源基础设施造成了破坏。过去一段时间,乌克兰的运输系统和发电设施均遭到大规模袭击。这种升级必然会让双方付出更大代价。
从过去一年的结果来看,主动权似乎仍掌握在俄罗斯手中。俄军正在取得一些进展,虽然不是很迅速,但正在顿巴斯地区稳步推进。大多数专家认为,未来两到三个月,乌克兰人将被逐出库尔斯克地区。
◆2024年4月28日,俄罗斯莫斯科胜利公园举行战利品展,士兵身后是俄军从乌克兰战场缴获的作战车辆与坦克。
当然,乌克兰也表现出很强的韧性和抵抗能力。尽管局势困难,他们没有足够的硬件和人力,但依旧展现出对抗俄方的能力。他们后撤得很慢,可以说在为每一寸领土而战。
总而言之,2024年没有出现冲突转折点,也许我们正在接近那一刻,转折点可能在2025年的某个时刻出现。
《凤凰周刊》:我们总说,俄乌开战以来对世界的改变很大,涉及到供应链、粮食、能源、安全秩序等方面。就2024年来说,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最大影响或是改变体现在哪里?
科尔图诺夫:回看过去一年,很难在俄乌冲突和其他地区冲突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界线。比如,(给世界带来的)一个重大影响反映在中东地区就是仍在延续的战火。2023年,我们谈论的主要是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如今冲突已然升级。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和黎巴嫩南部等地开展行动,如今几乎毁灭了叙利亚的国防设施。此外还有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军事冲突。在非洲东部一些地区,特别是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局势都不稳定。
总体来说,2024年是全球治理退步的又一年。以联合国安理会为例,过去一年只通过了12项决议,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比较笼统的人道主义事务。但要回看历史,比如说2000年,安理会曾就29项决议达成共识。自21世纪初以来,全球大国在各项事务上达成一致的能力显著下降。
这种不稳定还体现在其他方面。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首次比工业化前时期高出1.5摄氏度以上。我们越过了一条重要红线,这意味着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太可能实现。
过去一年也是全球国防预算创下历史纪录的一年,并且未来会继续增长。此外,中美之间的科技对抗非常激烈,拜登政府对中国采取了“小院高墙”策略,但院子越来越大,围墙越来越高,美国仍在坚持所谓对华“去风险”的举措。
但我不会太过悲观。看一看2024年的统计数据,会发现全球经济增长高于3%。如果将欧洲这些萧条地区排除在外,全球经济表现相对良好。虽然大多数商品价格存在一些波动,但不像一些专家预测的那样幅度很大。全球经济没有滑入大的周期性危机,2025年如果没有戏剧性事情发生,预计也不会滑向这一危机。
当然,整体形势依然不乐观,也没有从分裂回归到一体化乃至全球化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2024年是艰难的一年,只能期待2025年会更好。
《凤凰周刊》:如今朝鲜军队也加入了这场战事,你认为这会对战局造成何种影响?
科尔图诺夫:我们不应高估朝鲜军队的参战规模,西方情报部门称朝方约有1万士兵在库尔斯克地区。但这场冲突已然国际化,比如乌克兰方面有超过一万外国公民参与作战。和参与这场冲突的总人数做比较,1万人并不算多。且要指出的是,朝鲜仅仅是在库尔斯克地区参战,这是国际公认的俄罗斯领土。
但是,这(朝鲜参战)从象征意义上来说很重要。有很多报道谈及战场上朝鲜人的表现,大多对他们取得的成果持肯定态度,这无疑为俄朝关系创造了新局面。问题在于,俄罗斯能为朝鲜提供何种回报?俄罗斯是否会重新考虑联合国安理会现今的对朝制裁,是否愿向朝鲜提供更多粮食援助,或是与朝鲜进行更大规模的经济往来?这些问题尚无明确答案。但显而易见的是,俄朝合作已经进入另一个层面,今后必将持续下去。
《凤凰周刊》:但根据白宫的说法,朝鲜军队在前线伤亡惨重,这会如何影响朝鲜的军队部署?
科尔图诺夫:实际情况我们并不清楚,目前只能得到关于伤亡情况的一些间接证据。一些来自观察员的报告称,朝鲜士兵表现非常好,很专业、高效。但很难证实或者证伪这些说法,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统计数据。如果伤亡严重,应该会给朝鲜方面一个警示,提醒他们还愿意为之投入多少。
但要指出的是,朝鲜军队的参与只限于解放库尔斯克被占领的领土,因此他们参战可能不会持续很久。大部分预测认为,到2025年早春,这些领土将回到俄罗斯的掌控下。倘若这样,意味着朝鲜的任务基本已经完成(编者注:韩国方面2月5日的消息指出,朝鲜军队已从俄乌前线撤退)。
◆库尔斯克地区的俄罗斯士兵。
普京难将核武器作为筹码
《凤凰周刊》:特朗普此前承诺会迅速(24小时内)让俄乌双方停火,近来将其延长到几个月至半年。在你看来,特朗普将如何促成停火?
科尔图诺夫:特朗普肯定会做一些事情。比如,他会对美国对乌援助施加更多控制,因为他一直批评拜登政府,认为后者对这些援助的控制不到位,存在腐败、管理不善等指控。还有传言说,运送到乌克兰的一些武器最终流向了世界其他地区。特朗普预计会在交付军援时强化指导。
很明确的一点是,无论发生什么,特朗普都会给美国的欧洲盟友更多施压,让他们承担更多援乌上的负担,因为他一直将此视为欧洲内部的冲突。在他看来,欧洲人要为此买单,包括军事援助,也包括经济和财政支持。但这并不容易,因为欧洲没有足够的能力像美国那样给乌克兰提供各种援助,有些国家的武器库存已经耗尽。
此外,特朗普正在制定自己的和平计划,其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他至少想要冻结双方接触沿线的冲突。特朗普想要确保乌克兰仍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也许可以损失一些领土。他同样想避免承诺让乌克兰加入北约,或将此问题搁置十几年到二十年。特朗普还准备软化过去三年对俄罗斯施加的制裁,他预计会给俄方提供一些激励条件来推进其计划。我们不知道其中细节如何。
我们也不知道,俄罗斯对于特朗普的计划会做出何种反应,从俄罗斯的官方立场来说,停火显然不够好。他们想达成一个解决方案,包括对欧洲安全架构采取新的方式。这并不容易实现。
除此之外,这不仅是特朗普要讨论的问题,也需要欧洲大国乃至北约参与其中。而且很明显的是,即使特朗普想解除(对俄)制裁,也不能立刻做到,这需要时间。这些制裁是由美国国会立法通过的,行政权力无法改变。因此,特朗普想要实施他的计划会存在很多障碍,只有在双方谈判后才会看到最终版本。
《凤凰周刊》:普京总统此前表态说,他对与特朗普就俄乌局势展开磋商持开放态度,称俄罗斯准备好“谈判与妥协”。你认为普京能接受什么程度的妥协?
科尔图诺夫:我不知道普京会否改变当前立场。但在我看来,有些问题确实存在妥协空间。比如说,普京一直提及要将乌克兰“去军事化(demilitarize)”。但所谓去军事化的确切含义从未得到明确。三年前俄乌在伊斯坦布尔谈判时对此有过很大分歧,例如对于乌克兰武装部队的限制应该包括什么,具体来说,应该允许乌克兰保留多少军队来保卫其安全。
类似的,普京还提出要让乌克兰“去纳粹化(denazification)”。未来双方要就这些含义为何以及该如何做到进行谈判,即乌克兰的政治生活中应该或不应该允许存在什么。此外,像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关系,未来这种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可能也存在妥协空间。最终这些都取决于双方的政治意愿。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意愿,就能找到一种足够灵活的方式,保证另一方可以接受。
问题在于,双方都要得到一些可以宣称胜利的东西,且对于他们的选民来说是可信的。比如,特朗普绝不能接受让俄罗斯占领乌克兰、对乌克兰为所欲为。这对乌克兰、西方乃至美国来说都是失败。所以他需要达成一个协议,一个在美国国内和西方社会证明属于他个人胜利的协议。同样的,普京也需要一场胜利。但想让双方领导人都宣称胜利,达成这样的协议并不容易。希望大家能朝着这个方向进行。
《凤凰周刊》:2024年11月,俄罗斯修改了核威慑政策,任何无核国家在有核国家参与或支持下对俄罗斯的侵略视为对俄的“联合攻击”。核武器会成为普京未来与特朗普谈判的筹码吗?
科尔图诺夫:我们应记住,拜登和特朗普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那就是拜登一直致力于军备控制。这既是冷战遗产,也缘于他自身参与过许多相关谈判。至于特朗普,他认为美国不需要进行军备控制,因为美国足以胜过任何竞争对手,在创新和开支方面远远超出对手。
看看特朗普的过往记录,他决定退出美国与苏联签署的《中程导弹条约》,对延长美俄之间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不热心。最终是拜登将后者延长了5年。因此我认为,在和特朗普打交道时,想拿军备控制来讨价还价不一定奏效。
◆拜登任内,《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被延长了五年。
当然,特朗普身边有人认为,军备控制很重要,但俄美之间想要恢复这方面的对话还是很困难的。首先是因为双方的侧重点不同:美国希望把重点放在所有核武器上,包括战略核武器和非战略核武器;俄罗斯更愿意把重点放在所有战略武器上,包括核武器和非核武器。这在核实和监督执行方面会有问题。
双方还会谈及其他拥核国的加入问题。例如美国坚持要让中国加入其中,俄罗斯则坚持让英国和法国参与。但目前没有其他拥核国有兴趣加入美俄双边的军备控制进程。
最重要的是,战略领域的技术进步如此之快,不能仅仅局限于核弹头和运载能力的旧模式,未来要应对来自网络、太空、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LAWS)等领域的挑战,也需要将人工智能考虑在内。
◆去年11月,普京政府修改了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
《凤凰周刊》:如果2025年俄乌能实现停火,你预测届时局势会是什么样的?
科尔图诺夫:一个可参照的比较对象是朝鲜半岛停战时的解决方案。朝韩之间设立了非军事区,双方并未达成和平协议,但沿着接触线(即三八线)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局势。
然而,俄乌问题上无法简单复制这一模式。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俄乌接触线很长,朝鲜半岛的这条线只有约200公里,但俄乌之间约有2000公里,因此想要监督是否有违反协议的行为很困难。
此外,我认为很难说服双方相信,另一方不想利用停火来重新集结、补充给养、增援和重新开始军事活动。如果和基辅的人交谈,他们会告诉你普京需要暂停,是为了带来更多的武器、更多的人,然后将继续这场战争。莫斯科方面对于乌克兰也有同样的看法,认为暂停只会让对方获得更多弹药和军事装备。
再有,和朝鲜半岛的情况不同,乌克兰危机只是更广泛局势的一部分,停火不仅是俄乌之间的事情,也是俄罗斯与西方、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事情。因此,双方需要更具普遍性、更全面、更有包容性的协调。
未来我们应在几个维度同时发力,俄乌之间、俄美之间、俄罗斯和北约之间,但这也会让整体局势变得更为复杂。在我看来,如今每个人都厌倦了这场冲突,大家都希望达成某种协议,美国政府的更迭被视为一个机会。这并不容易,但我希望2025年能成为一个转折点。
战后俄国防预算将维持高位
《凤凰周刊》:去年年末叙利亚发生巨变,阿萨德政权终结。这对于俄军的海外基地会带来何种影响?
科尔图诺夫:目前来看,要做出任何判断为时过早。我认为叙利亚方面有意愿在未来一段时间保留俄罗斯的军事基地,因为他们不希望过度依赖其他外部势力,比如土耳其,如果(叙利亚当局)想保持平衡,俄罗斯有能力提供这种平衡。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仍是叙利亚的主要经济伙伴,比如是该国最重要的粮食供应者之一。对俄罗斯来说,把叙利亚和阿萨德混为一谈是错误的。俄罗斯和叙利亚的关系远比和特定领导人之间的关系要深入得多。
但我们不知道叙利亚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沙姆解放组织”是否能在大马士革巩固权力,是否有能力恢复国家领土完整,因为他们要与很多势力打交道,包括北部的库尔德人。
除此之外,以色列如今占据了叙利亚的一部分,美国也依然在该国保持存在,要想让叙利亚重新统一、让难民重返家园、重建法律和秩序,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未来几个月可能至关重要,我们将看到叙利亚会否变成另一个阿富汗或利比亚。
《凤凰周刊》:俄罗斯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经济增长了近4%。你认为俄罗斯经济保持韧性的关键是什么?
科尔图诺夫:俄罗斯经济的确表现出很大韧性,这是大多数专家在这场冲突开始时没能预料到的。考虑到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的规模,这种韧性相当令人瞩目。我认为其中主要有几个因素:
首先,俄罗斯的国防预算在过去三年大幅增长,这是一个最大的推动力。其次,因为国家资助的抵押贷款项目,建筑业的增长非常迅速,这也是俄罗斯其他经济部门的重要驱动力。再次,过去几年间的农业发展也相当成功。某种程度上,零售业也是如此,因为许多西方企业离开了俄罗斯,给本土生产商创造了更多机会。然而,许多俄罗斯人甚至政府人员都认为,经济目前过热。2025年要实现软着陆,让经济增长变得更加温和,预计住房项目和社会补助带来的动力将逐渐消退。还有,眼下利率很高,希望未来利率会逐渐下降,让通胀低于过去。过去一年,通胀仍是俄罗斯面临的主要挑战。
但很明显,俄罗斯经济不会崩溃,其韧性依然显著。这也反映在与非西方国家贸易的快速增长上,比如中国、印度等国家。
《凤凰周刊》:由于庞大的国防开支助推了俄罗斯的经济,有观点认为,战争结束可能会让俄罗斯陷入经济危机。你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科尔图诺夫:这些担忧很有道理。但如果看看俄罗斯未来三年的国防预算,哪怕冲突结束,国防开支也依然会保持高位。即使没有乌克兰问题,俄罗斯也不得不延续和西方之间代价高昂的军事对抗,因为西方国家会增加(国防)预算,强化沿着俄罗斯和欧洲之间边境线上的军事存在。
◆即便停战,俄罗斯的国防支出也会保持在高位。
此外,俄罗斯正在经历重要的经济结构变化,逐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因为整个世界都在进行能源转型,包括俄罗斯在亚洲的一些主要伙伴。
但我们不会低估俄罗斯经济需要应对的挑战。过去三年,俄罗斯政府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将形势置于掌控之下。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所以不仅要考虑如何遏制西方制裁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在全球经济中为俄罗斯找到新的一席之地。
《凤凰周刊》:过去一年,乌克兰经济也出现一些积极指标。你如何评价乌克兰的情况?
科尔图诺夫:乌克兰同样展现出极强的韧性,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财政支持的结果。撇开西方这些年提供的军事援助,仅仅经济上的支持,这些数字也是前所未有的。数千亿美元流入乌克兰的财政系统,使得该国货币免于崩盘。
乌克兰的未来取决于西方的立场,即他们是否愿意继续按照这样的水平支持乌克兰。其未来也取决于战场形势。如果俄罗斯进一步推进,乌克兰将难以维持当前的稳定情况。乌克兰要是再次进行全民动员,将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严重打击,如果更多人移居国外,也会构成新的问题。所以不知道(乌克兰经济的)这种韧性有多大可持续性。我的看法是,如果俄罗斯继续对乌克兰的经济和能源基础设施进行打击,乌克兰将难以保持当前水平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但这些都有待在2025年进一步观察。
特朗普急于落实竞选承诺 为回应国内诉求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在特朗普竞选、候任及就任之后,多次谈到他要急于解决乌克兰危机,而与俄乌两国领导人通话。美国推动谈判的进程,再次强调的是从主观意愿来说,美国总统是急于落实他的竞选承诺,同时也是意在回应国内的诉求。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b99088d4-c57d-4ced-b8ad-44d4b7753905.jpeg)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说到特朗普在内政外交方面的动作,近一段时间,可以看到在国内改革方面,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在外交方面,尤其在乌克兰危机的解决上,特朗普在试图展示自己在外交方面的能力。这样一系列动作的背后,首先反映出特朗普试图回应美国国内民众的诉求,即认为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要聚焦于美国国内,下一阶段特朗普也将在经贸政策方面进行更多施政。同时也要避免乌克兰危机的延续,干扰到自己对内政策的聚焦。
美能够推动谈判 但无力从根本上解决危机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ac9f5bdf-2e12-4849-91d0-aaae855bec86.jpeg)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同时,我们会看到尽管与俄乌领导人通话,美国似乎在推动谈判的进程,但是并不意味着谈判的进程已经开启。可以看到的是美国能够推动谈判,但是无力从根本上来解决危机。首先我们会看到当特朗普与普京以及与泽连斯基通话的时候,一个大的背景是美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方面已经在降低预期。从特朗普此前所说的,他就任之后24个小时结束乌克兰冲突,到后来表示半年之内从根本上解决乌克兰危机,再到后来他任命的俄乌事务特使称在100天之内使俄乌之间的谈判出现进展,应该说特朗普的立场越来越接近务实,而同时我们会看到未来谈判进程即使开启,俄乌双方在谈判立场方面目前仍然差异巨大,尤其是乌克兰希望收回被控制的领土,以及获得西方安全保障等相关条件,特朗普目前没有给予更多明确的回应。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a9a98ea1-e55b-488c-ad21-5dc0f5e945bb.jpeg)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乌克兰危机要根本解决,意味着要重建欧洲安全格局,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复杂性的因素。对于特朗普目前的动作,美国的欧洲盟友已经提出疑问,认为未来重塑欧洲安全格局,欧洲的立场以及相关的动作不应该被忽视,希望美国与欧洲之间保持沟通。所以从目前来看,主观上来说,特朗普在推进政策,但从客观上来说,未来的进程当中将充满着变数。
若开启谈判,美俄领导人都需要一场“胜利”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f87c13a1-322c-40a8-958c-013f6c55a600.jpeg)
◆2018年7月,特朗普与普京在会晤时握手。
战事将满三年之际,俄罗斯与乌克兰都在等待美国总统特朗普有所行动。
竞选时,特朗普扬言要在一天之内终结战事;就任前,他的停战时间表却延期至半年;及至上任数周,俄乌问题一拖再拖。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be2f3c2e-c1e2-4246-b3bf-5a4a434054a6.jpeg)
◆2025年2月6日,乌克兰军队向顿涅茨克地区的俄罗斯阵地发射榴弹炮。
据特朗普透露,2月12日,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分别进行通话,双方都表达了对和平的期望。2月14日至16日,他任命的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将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与泽连斯基会面。凯洛格预计于2月20日到访乌克兰,并起草结束乌克兰危机的计划。
特朗普本人将与普京会面,普京还邀请他访问俄罗斯。特朗普称,双方的第一次会晤“可能”会在沙特进行。
无尽等待中,最焦灼的是泽连斯基,他不得不多次奉承美国新总统,相信“强大”的特朗普能迫使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为了寻求美国的安全承诺,泽连斯基甚至提出和特朗普做交易,愿向美国供应稀土及其他矿产。他还说,如果特朗普能让俄乌都坐上谈判桌,他已经准备好与莫斯科“以领土交换领土”。
三年来,乌克兰经受了领土、士兵、基础设施、国家经济的惨烈损失,俄罗斯换来了西方社会几乎全方位的制裁,欧洲则在无法逃离的恐惧中惶惶度日。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54d752f9-0e16-4a1e-b085-a443d8858637.jpeg)
◆2月12日,基辅遭到俄罗斯空袭。
特朗普就职之际,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RIAC)学术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Andrey Kortunov)接受了《凤凰周刊》的电话采访,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战场形势,评价了特朗普上任、叙利亚变天等外部因素对俄罗斯的影响,以及俄乌两国的经济形势。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是根据俄总统令成立的非营利性智库,得到该国外交部、科学院等机构的支持。科尔图诺夫作为俄罗斯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其研究领域涉及俄罗斯内外政策、俄美关系等。
科尔图诺夫提到,所有人对这场冲突都感到厌倦,希望达成某种协议,而美国政府的更迭带来了这个机会。“虽说特朗普可能会带来诸多变数,也不确定俄罗斯政府会对其计划有何反应,但2025年有望成为真正的冲突转折点。”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35057742-bc6e-45e5-b488-87b7859dc7be.jpeg)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5874bd7e-0dcb-4846-a4b6-89a0d7ed3d65.jpeg)
俄方仍掌握战场主动权
《凤凰周刊》:2024年已经过去,如何评价过去一年的俄乌战场形势和交战双方的表现?
科尔图诺夫:过去一年,我们观察到许多事态的发展,战事从横向到纵向都有升级迹象。
乌克兰正在尝试扩大冲突范围,通过入侵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来延长其接触线。我认为这主要是出于政治而非军事考量。俄军的主要任务则是保持其战略主动权,继续在顿巴斯地区压制乌武装力量,同时将其赶出库尔斯克地区。
与此同时,时任拜登政府决定,授权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使用美援远程导弹。作为回应,俄罗斯使用了最现代化的“榛树”(Oreshnik)中程导弹,它对乌克兰的经济、军事和能源基础设施造成了破坏。过去一段时间,乌克兰的运输系统和发电设施均遭到大规模袭击。这种升级必然会让双方付出更大代价。
从过去一年的结果来看,主动权似乎仍掌握在俄罗斯手中。俄军正在取得一些进展,虽然不是很迅速,但正在顿巴斯地区稳步推进。大多数专家认为,未来两到三个月,乌克兰人将被逐出库尔斯克地区。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a98553c1-b177-497c-b85c-5fa074687e71.png)
◆2024年4月28日,俄罗斯莫斯科胜利公园举行战利品展,士兵身后是俄军从乌克兰战场缴获的作战车辆与坦克。
当然,乌克兰也表现出很强的韧性和抵抗能力。尽管局势困难,他们没有足够的硬件和人力,但依旧展现出对抗俄方的能力。他们后撤得很慢,可以说在为每一寸领土而战。
总而言之,2024年没有出现冲突转折点,也许我们正在接近那一刻,转折点可能在2025年的某个时刻出现。
《凤凰周刊》:我们总说,俄乌开战以来对世界的改变很大,涉及到供应链、粮食、能源、安全秩序等方面。就2024年来说,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最大影响或是改变体现在哪里?
科尔图诺夫:回看过去一年,很难在俄乌冲突和其他地区冲突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界线。比如,(给世界带来的)一个重大影响反映在中东地区就是仍在延续的战火。2023年,我们谈论的主要是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如今冲突已然升级。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和黎巴嫩南部等地开展行动,如今几乎毁灭了叙利亚的国防设施。此外还有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军事冲突。在非洲东部一些地区,特别是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局势都不稳定。
总体来说,2024年是全球治理退步的又一年。以联合国安理会为例,过去一年只通过了12项决议,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比较笼统的人道主义事务。但要回看历史,比如说2000年,安理会曾就29项决议达成共识。自21世纪初以来,全球大国在各项事务上达成一致的能力显著下降。
这种不稳定还体现在其他方面。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首次比工业化前时期高出1.5摄氏度以上。我们越过了一条重要红线,这意味着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太可能实现。
过去一年也是全球国防预算创下历史纪录的一年,并且未来会继续增长。此外,中美之间的科技对抗非常激烈,拜登政府对中国采取了“小院高墙”策略,但院子越来越大,围墙越来越高,美国仍在坚持所谓对华“去风险”的举措。
但我不会太过悲观。看一看2024年的统计数据,会发现全球经济增长高于3%。如果将欧洲这些萧条地区排除在外,全球经济表现相对良好。虽然大多数商品价格存在一些波动,但不像一些专家预测的那样幅度很大。全球经济没有滑入大的周期性危机,2025年如果没有戏剧性事情发生,预计也不会滑向这一危机。
当然,整体形势依然不乐观,也没有从分裂回归到一体化乃至全球化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2024年是艰难的一年,只能期待2025年会更好。
《凤凰周刊》:如今朝鲜军队也加入了这场战事,你认为这会对战局造成何种影响?
科尔图诺夫:我们不应高估朝鲜军队的参战规模,西方情报部门称朝方约有1万士兵在库尔斯克地区。但这场冲突已然国际化,比如乌克兰方面有超过一万外国公民参与作战。和参与这场冲突的总人数做比较,1万人并不算多。且要指出的是,朝鲜仅仅是在库尔斯克地区参战,这是国际公认的俄罗斯领土。
但是,这(朝鲜参战)从象征意义上来说很重要。有很多报道谈及战场上朝鲜人的表现,大多对他们取得的成果持肯定态度,这无疑为俄朝关系创造了新局面。问题在于,俄罗斯能为朝鲜提供何种回报?俄罗斯是否会重新考虑联合国安理会现今的对朝制裁,是否愿向朝鲜提供更多粮食援助,或是与朝鲜进行更大规模的经济往来?这些问题尚无明确答案。但显而易见的是,俄朝合作已经进入另一个层面,今后必将持续下去。
《凤凰周刊》:但根据白宫的说法,朝鲜军队在前线伤亡惨重,这会如何影响朝鲜的军队部署?
科尔图诺夫:实际情况我们并不清楚,目前只能得到关于伤亡情况的一些间接证据。一些来自观察员的报告称,朝鲜士兵表现非常好,很专业、高效。但很难证实或者证伪这些说法,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统计数据。如果伤亡严重,应该会给朝鲜方面一个警示,提醒他们还愿意为之投入多少。
但要指出的是,朝鲜军队的参与只限于解放库尔斯克被占领的领土,因此他们参战可能不会持续很久。大部分预测认为,到2025年早春,这些领土将回到俄罗斯的掌控下。倘若这样,意味着朝鲜的任务基本已经完成(编者注:韩国方面2月5日的消息指出,朝鲜军队已从俄乌前线撤退)。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e31348f3-495f-4274-b85b-d70f8509ad39.jpeg)
◆库尔斯克地区的俄罗斯士兵。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530b100b-37dc-4217-8f76-359d543a89e0.jpeg)
普京难将核武器作为筹码
《凤凰周刊》:特朗普此前承诺会迅速(24小时内)让俄乌双方停火,近来将其延长到几个月至半年。在你看来,特朗普将如何促成停火?
科尔图诺夫:特朗普肯定会做一些事情。比如,他会对美国对乌援助施加更多控制,因为他一直批评拜登政府,认为后者对这些援助的控制不到位,存在腐败、管理不善等指控。还有传言说,运送到乌克兰的一些武器最终流向了世界其他地区。特朗普预计会在交付军援时强化指导。
很明确的一点是,无论发生什么,特朗普都会给美国的欧洲盟友更多施压,让他们承担更多援乌上的负担,因为他一直将此视为欧洲内部的冲突。在他看来,欧洲人要为此买单,包括军事援助,也包括经济和财政支持。但这并不容易,因为欧洲没有足够的能力像美国那样给乌克兰提供各种援助,有些国家的武器库存已经耗尽。
此外,特朗普正在制定自己的和平计划,其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他至少想要冻结双方接触沿线的冲突。特朗普想要确保乌克兰仍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也许可以损失一些领土。他同样想避免承诺让乌克兰加入北约,或将此问题搁置十几年到二十年。特朗普还准备软化过去三年对俄罗斯施加的制裁,他预计会给俄方提供一些激励条件来推进其计划。我们不知道其中细节如何。
我们也不知道,俄罗斯对于特朗普的计划会做出何种反应,从俄罗斯的官方立场来说,停火显然不够好。他们想达成一个解决方案,包括对欧洲安全架构采取新的方式。这并不容易实现。
除此之外,这不仅是特朗普要讨论的问题,也需要欧洲大国乃至北约参与其中。而且很明显的是,即使特朗普想解除(对俄)制裁,也不能立刻做到,这需要时间。这些制裁是由美国国会立法通过的,行政权力无法改变。因此,特朗普想要实施他的计划会存在很多障碍,只有在双方谈判后才会看到最终版本。
《凤凰周刊》:普京总统此前表态说,他对与特朗普就俄乌局势展开磋商持开放态度,称俄罗斯准备好“谈判与妥协”。你认为普京能接受什么程度的妥协?
科尔图诺夫:我不知道普京会否改变当前立场。但在我看来,有些问题确实存在妥协空间。比如说,普京一直提及要将乌克兰“去军事化(demilitarize)”。但所谓去军事化的确切含义从未得到明确。三年前俄乌在伊斯坦布尔谈判时对此有过很大分歧,例如对于乌克兰武装部队的限制应该包括什么,具体来说,应该允许乌克兰保留多少军队来保卫其安全。
类似的,普京还提出要让乌克兰“去纳粹化(denazification)”。未来双方要就这些含义为何以及该如何做到进行谈判,即乌克兰的政治生活中应该或不应该允许存在什么。此外,像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关系,未来这种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可能也存在妥协空间。最终这些都取决于双方的政治意愿。只要有解决冲突的意愿,就能找到一种足够灵活的方式,保证另一方可以接受。
问题在于,双方都要得到一些可以宣称胜利的东西,且对于他们的选民来说是可信的。比如,特朗普绝不能接受让俄罗斯占领乌克兰、对乌克兰为所欲为。这对乌克兰、西方乃至美国来说都是失败。所以他需要达成一个协议,一个在美国国内和西方社会证明属于他个人胜利的协议。同样的,普京也需要一场胜利。但想让双方领导人都宣称胜利,达成这样的协议并不容易。希望大家能朝着这个方向进行。
《凤凰周刊》:2024年11月,俄罗斯修改了核威慑政策,任何无核国家在有核国家参与或支持下对俄罗斯的侵略视为对俄的“联合攻击”。核武器会成为普京未来与特朗普谈判的筹码吗?
科尔图诺夫:我们应记住,拜登和特朗普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那就是拜登一直致力于军备控制。这既是冷战遗产,也缘于他自身参与过许多相关谈判。至于特朗普,他认为美国不需要进行军备控制,因为美国足以胜过任何竞争对手,在创新和开支方面远远超出对手。
看看特朗普的过往记录,他决定退出美国与苏联签署的《中程导弹条约》,对延长美俄之间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不热心。最终是拜登将后者延长了5年。因此我认为,在和特朗普打交道时,想拿军备控制来讨价还价不一定奏效。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249f7d89-cb62-4e78-bc8d-44ecd2d29028.jpeg)
◆拜登任内,《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被延长了五年。
当然,特朗普身边有人认为,军备控制很重要,但俄美之间想要恢复这方面的对话还是很困难的。首先是因为双方的侧重点不同:美国希望把重点放在所有核武器上,包括战略核武器和非战略核武器;俄罗斯更愿意把重点放在所有战略武器上,包括核武器和非核武器。这在核实和监督执行方面会有问题。
双方还会谈及其他拥核国的加入问题。例如美国坚持要让中国加入其中,俄罗斯则坚持让英国和法国参与。但目前没有其他拥核国有兴趣加入美俄双边的军备控制进程。
最重要的是,战略领域的技术进步如此之快,不能仅仅局限于核弹头和运载能力的旧模式,未来要应对来自网络、太空、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LAWS)等领域的挑战,也需要将人工智能考虑在内。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a323e4cb-e6d5-45ae-aab2-44851cbab0ea.jpeg)
◆去年11月,普京政府修改了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
《凤凰周刊》:如果2025年俄乌能实现停火,你预测届时局势会是什么样的?
科尔图诺夫:一个可参照的比较对象是朝鲜半岛停战时的解决方案。朝韩之间设立了非军事区,双方并未达成和平协议,但沿着接触线(即三八线)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局势。
然而,俄乌问题上无法简单复制这一模式。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俄乌接触线很长,朝鲜半岛的这条线只有约200公里,但俄乌之间约有2000公里,因此想要监督是否有违反协议的行为很困难。
此外,我认为很难说服双方相信,另一方不想利用停火来重新集结、补充给养、增援和重新开始军事活动。如果和基辅的人交谈,他们会告诉你普京需要暂停,是为了带来更多的武器、更多的人,然后将继续这场战争。莫斯科方面对于乌克兰也有同样的看法,认为暂停只会让对方获得更多弹药和军事装备。
再有,和朝鲜半岛的情况不同,乌克兰危机只是更广泛局势的一部分,停火不仅是俄乌之间的事情,也是俄罗斯与西方、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事情。因此,双方需要更具普遍性、更全面、更有包容性的协调。
未来我们应在几个维度同时发力,俄乌之间、俄美之间、俄罗斯和北约之间,但这也会让整体局势变得更为复杂。在我看来,如今每个人都厌倦了这场冲突,大家都希望达成某种协议,美国政府的更迭被视为一个机会。这并不容易,但我希望2025年能成为一个转折点。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d3fcad80-3796-43ae-8d8e-45ca619e6e31.jpg)
战后俄国防预算将维持高位
《凤凰周刊》:去年年末叙利亚发生巨变,阿萨德政权终结。这对于俄军的海外基地会带来何种影响?
科尔图诺夫:目前来看,要做出任何判断为时过早。我认为叙利亚方面有意愿在未来一段时间保留俄罗斯的军事基地,因为他们不希望过度依赖其他外部势力,比如土耳其,如果(叙利亚当局)想保持平衡,俄罗斯有能力提供这种平衡。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15fdda49-f92f-4f35-9a91-fbc54ee17d30.jpeg)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仍是叙利亚的主要经济伙伴,比如是该国最重要的粮食供应者之一。对俄罗斯来说,把叙利亚和阿萨德混为一谈是错误的。俄罗斯和叙利亚的关系远比和特定领导人之间的关系要深入得多。
但我们不知道叙利亚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沙姆解放组织”是否能在大马士革巩固权力,是否有能力恢复国家领土完整,因为他们要与很多势力打交道,包括北部的库尔德人。
除此之外,以色列如今占据了叙利亚的一部分,美国也依然在该国保持存在,要想让叙利亚重新统一、让难民重返家园、重建法律和秩序,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未来几个月可能至关重要,我们将看到叙利亚会否变成另一个阿富汗或利比亚。
《凤凰周刊》:俄罗斯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经济增长了近4%。你认为俄罗斯经济保持韧性的关键是什么?
科尔图诺夫:俄罗斯经济的确表现出很大韧性,这是大多数专家在这场冲突开始时没能预料到的。考虑到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的规模,这种韧性相当令人瞩目。我认为其中主要有几个因素:
首先,俄罗斯的国防预算在过去三年大幅增长,这是一个最大的推动力。其次,因为国家资助的抵押贷款项目,建筑业的增长非常迅速,这也是俄罗斯其他经济部门的重要驱动力。再次,过去几年间的农业发展也相当成功。某种程度上,零售业也是如此,因为许多西方企业离开了俄罗斯,给本土生产商创造了更多机会。然而,许多俄罗斯人甚至政府人员都认为,经济目前过热。2025年要实现软着陆,让经济增长变得更加温和,预计住房项目和社会补助带来的动力将逐渐消退。还有,眼下利率很高,希望未来利率会逐渐下降,让通胀低于过去。过去一年,通胀仍是俄罗斯面临的主要挑战。
但很明显,俄罗斯经济不会崩溃,其韧性依然显著。这也反映在与非西方国家贸易的快速增长上,比如中国、印度等国家。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a8ca97ec-db4c-4b68-8ad6-32b70a6dcdb3.png)
《凤凰周刊》:由于庞大的国防开支助推了俄罗斯的经济,有观点认为,战争结束可能会让俄罗斯陷入经济危机。你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科尔图诺夫:这些担忧很有道理。但如果看看俄罗斯未来三年的国防预算,哪怕冲突结束,国防开支也依然会保持高位。即使没有乌克兰问题,俄罗斯也不得不延续和西方之间代价高昂的军事对抗,因为西方国家会增加(国防)预算,强化沿着俄罗斯和欧洲之间边境线上的军事存在。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73/23c28d37-7454-4dec-9cf5-5da30a0c7166.jpeg)
◆即便停战,俄罗斯的国防支出也会保持在高位。
此外,俄罗斯正在经历重要的经济结构变化,逐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因为整个世界都在进行能源转型,包括俄罗斯在亚洲的一些主要伙伴。
但我们不会低估俄罗斯经济需要应对的挑战。过去三年,俄罗斯政府展现出了高度的专业,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将形势置于掌控之下。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所以不仅要考虑如何遏制西方制裁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在全球经济中为俄罗斯找到新的一席之地。
《凤凰周刊》:过去一年,乌克兰经济也出现一些积极指标。你如何评价乌克兰的情况?
科尔图诺夫:乌克兰同样展现出极强的韧性,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财政支持的结果。撇开西方这些年提供的军事援助,仅仅经济上的支持,这些数字也是前所未有的。数千亿美元流入乌克兰的财政系统,使得该国货币免于崩盘。
乌克兰的未来取决于西方的立场,即他们是否愿意继续按照这样的水平支持乌克兰。其未来也取决于战场形势。如果俄罗斯进一步推进,乌克兰将难以维持当前的稳定情况。乌克兰要是再次进行全民动员,将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严重打击,如果更多人移居国外,也会构成新的问题。所以不知道(乌克兰经济的)这种韧性有多大可持续性。我的看法是,如果俄罗斯继续对乌克兰的经济和能源基础设施进行打击,乌克兰将难以保持当前水平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但这些都有待在2025年进一步观察。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