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I应用的logo大部分都长得像肛门?!(组图)
6Park 生活 5 hours, 34 minutes
有些观念一旦被植入脑海就注定难以回头,比如唐老鸭其实是个有露阴癖的怪老头而米老鼠是他爱光膀子的老baby。
又比如 OpenAI 的 Logo 其实很像一个遍布褶皱致的肛门。
是的,吃屎没赶上热乎的我们,终于决定来聊聊前阵子的AI变局,蹭蹭 OpenAI 和 DeepSeek。
作为AI大模型中突然杀出的黑马,DeepSeek 对世界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过去那些坐在功劳簿上的AI老大哥们,也都因此在这段时间受到了自下而上的重新审视。
金融界重新评估起了旧模型的投资价值,科技界开始质疑它们的效率,新媒体小编抛弃了 ChatGPT 转投 DeepSeek,据说已实现日产百篇的超级跃进。
而热议之中,还有善于在生活中找屎吃的赏味爱好者,通过观察 DeepSeek 的图标发现过去的AI世界另有蹊跷。
或许算是本文开篇观察的延展,来自大洋彼岸的 greg 在经过严肃的如厕思辨和随心所欲的资料搜索对照后,有了惊人的发现:
OpenAI 的屁眼或许具有传染性!
一语惊醒梦中人,一眼看去还真是。
市面上大量AI大模型的小 logo 似乎都遵循着同一标准范式,它们或松或紧、颜色各异,仿佛正要结阵将屏幕前愚蠢的人类吸进人工智能干净工整的后庭。
众所周知,肛门作为一种人体器官,一般都只用于输出,在较特殊情况下才具备输入功能——这其实与AI模型本应有的开放精神并不相符。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AI应用的 logo 都被设计得像个肛门?
这事儿还真能有不少说道。
从肛门可能具备的象征意义出发,我那些热衷喂屎的网友们首先展开了自己的猜测:
“考虑到屁眼在人体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其可能拥有的特殊功能,我认为这代表了AI模型目前所达到的高度,都应归功于人类在‘后方’做出的努力。”
“它们很深但是本质上用处有限,我想这是肛门与目前的AI应用给我带来的共同感受。”
“如果对它们进行了过度训练,最终可能并不会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给自身带来危险。”
……
众看官论述无不有理有据,而本人在互联网屎海冲浪十余载,也并非全无所得。
结合 greg 这一新发现,我有理由怀疑西方 logo 文化当中,本就存在着怪异的“肛门崇拜”。
探秘西方世界肛门
西方设计界对肛体符号的偏爱,早在1973年美国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所创作的小说《冠军早餐》当中便有展现。
书中,冯内古特不无自豪地说到:“全体目光向我看齐,这是我画的一个屁眼!”
或许受此启发,肛门意象的 logo 开始逐渐流通于美国的文娱和商业领域。
如果你是一名资深摇滚音乐爱好者,那么你一定见过下面这个看起来就缺乏审美价值的廉价标志。
根据红辣椒主唱安东尼·凯迪斯(Anthony Kiedis)的说法,这个图标确实如大家所认为的一般缺乏价值和意义:“它是天使的屁眼(Angel's Butthole),抬头就可以看见。”
冯内古特珠玉在前,红辣椒魅肉在后,社交媒体上便有一大批网友越来越倾向于相信:“屁眼”这种意象在 logo 设计当中已经被广泛采用。
肛门偏好的传承也可见于更多美国流行文化当中。
例如著名喜剧《废柴联盟》曾在2010年发起过针对剧中“Greendale社区学院”的旗帜海选,最终民意让下面的屁眼获得了胜利。
作为商超领域的一大巨头,沃尔玛于2007年将自家 logo 改成了屁眼状,每天都能吸引上亿人光顾。
而今,你又能在AI语言训练模型 Claude 的身上看到冯内古特屁眼的影子。
以防你还不了解行情:在 Deepseek 真正解决“服务器繁忙”的问题之前,Claude 仍然是最受文字创作者喜爱的AI应用之一,每天都有无数互联网排泄物从这个肛门直接或间接排出。
2023 年 1 月,由 Instagram 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制作的 Artifact 应用,也疑似进行了同样的致敬。
Artifact是一个新闻聚合平台
主打用人工智能推荐文章
虽然冯内古特并不是肛门的发现者或发明者,肛门的放射形画法也大概率不是由他首创,但由于冯内古特在美国的文化影响力深远持久,且被普遍视为“反常规”的代言人,后世多数类肛门标志面世时,便都会被其拥趸视作一种致敬。
按照这群人的想法,“致敬者”们可能想传达一些反套路、反常规的想法,或者其实设计师根本就是冯内古特的粉丝。
21世纪,部分注册过肛门商标的冯内古特“致敬者”
Artifact 看上去像是这么回事,Claude 亦如是。“一眼肛门”的先入为主观念便被日渐加深。
但说归说,这套理论其实并不足以解释其他 AI 模型 logo 在形态上的普遍规律。
从屁眼作为一种符号或意象的意义上说,像 Claude 这种呈放射状的屁眼显然才更原教旨,也更具说服力。
而如果此时看回其他螺旋状 AI 模型 logo 的形态,再说它们都像屁眼就显得有些牵强了。
换个思路想想,设计领域的流行,解释权多半归首创者所有。
遵循先来后到的逻辑,我觉得与其说很多 AI 应用的图标像屁眼,不如说它们都很像、或至少在视觉概念传达上都接近于 OpenAI。
不装糊涂的说法是:
在像人体器官以外,这些 logo 其实还可以像其他很多东西——光明会的全视之眼、生万物的太极、绽放的焰火、穿越时空的传送门等等。但总而言之,它们确实都在某种程度上与 OpenAI 相似。
所以你也可以把它们当成另一种意义上的“屁眼”。
行业开创者、领先者发起的动作和概念,容易引发模仿效应,形成一整个行业短期内的范式——这点不难理解。
最近随着“greg 肛门说”的发酵,DeepSeek 标志上的鲸鱼成了西方网友津津乐道的设计。殊不知它也很可能只是遵循了东方大陆“动物logo能走更远”的互联网公司玄学而已。
而至于 OpenAI 的 logo 为什么会做成这个形状,此事就又有说道了。
走进 OpenAI 的肛门
根据 OpenAI 联合设计师的说法,这个 logo 整体是由风格化的字母“O”和“A”组合成的螺旋体,原本旨在传递“乐观精神和智慧的爆发”以及“向美好事物的转变”。
按照这种解读方式,我个人会愿意将 OpenAI 的 logo 简单理解为:人工智能会绽放出鲜花。
或许怪只能怪 OpenAI 树大招风,这说法显然并不能让所有人信服。
有一个传播甚广的阴谋论认为, OpenAI 的 logo 其实是在强调其犹太血统(OpenAI的创始人阿尔特曼就是犹太人)。理由是这个logo经过对称翻转后会形成一个六芒星(犹太教的标志,也称“大卫之星”)。
关于 OpenAI 图标的阴谋论还有不少,比如这玩意儿暗示了不祥数字“666”,又比如喜闻乐见的“这就是光明会的阴谋”等等。
“光明会”这种鬼扯说法暂放一边,我觉得至少在看待与“六边形”相关的各种流言时,咱们可以表现得更像个正常人。
还是回头看那张“屁眼聚会图”,很容易发现图中圆形和六边形的图标占据了绝对的多数。
圆形自不必说,因为这原本就是 logo 设计中的主流元素之一。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数据,在美国备案的标志中有至少 21% 都带有正圆形图案。
而关于六边形的各种阴谋论,我认为就是纯纯无稽之谈。
因为最近几年里,六边形其实已经成为了美国科技行业 logo 设计的大趋势流行。
同样来源于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数据,过去10年来,六边形在美国 logo 中的使用量增长了3倍之多。
科技行业开始广泛使用六边形 logo,很可能与“蜂巢思维(指所有人都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连接在一起)”这一词的流行相关。
设计师以六边形为基础进行创作,试图营造出一种如蜂巢般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观感。
这股风潮还有可能是加密货币领域率先开启的。
加密货币领域的这种设计趋势,与“密码(password)”和“代码(code)”的通用符号也有一定关联,或许早期引入这种风格的设计师是为了体现公司的可靠性和科技属性。
当然,不管起源是什么,Twitter(现“X”)在2022年为加密货币持有者推出的六边形头像样式,已被视为一次社交媒体领域对加密货币标识的盖章认真,又巩固了六边形在加密货币领域的象征地位。
这一通分析下来,我个人的看法是:在 logo 设计方面,OpenAI 很可能只是扮演了这种六边形图标浪潮的跟随者角色罢了。
而 OpenAI 的成功,又对市场进行了一场反向教育:六边形的漩涡,更具有科技感(或者说人工智能感)。
后来者需要用更有代表性的标志去传达行业相关性,直接参考老大哥的部分元素准没错,于是螺旋和六边形自然就成了AI行业的标配。
至于最早时 OpenAI 的设计理念和意图,恐怕已经没多少人会去关心了。
如此,整个“肛门设计趋势”或许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
如果 OpenAI 的 logo 最开始确实是照着屁眼画的,那么其他大部分 AI 软件的 logo 确实都像屁眼,如果不是,则结论相反。
文章读到此处,想必有读者已经发现自己受到了欺骗。
这么说其实也没错,这篇文章纯属本人为了显摆自己毫无用处的知识储备而进行的信口胡诌无用输出罢了。
“都特么2025年了,这么无聊的问题交给 DeepSeek 不就完事儿了?”
我确实也这么做了,结果 DeepSeek 对这个愚蠢问题的回答,相当于把我从头到尾训了一顿:
诚如 DeepSeek 所说,本文问题产生的源头,很可能仅仅是“空想性错觉”作祟。像我一样沉浸在低级趣味里的人,自然就会更容易相信 OpenAI 的 logo 像个肛门。
我与 DeepSeek 想通过这次答疑告诉大家的也只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这大概也是本文唯一靠谱的一句话:
你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
那么最后,我想请大家再次回答这个问题:读完整篇文章,你还觉得 OpenAI 的 logo 像肛门吗?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2869b308-c5a2-4a9e-b495-2abc2dadcd9b.jpeg)
又比如 OpenAI 的 Logo 其实很像一个遍布褶皱致的肛门。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13185873-add6-4f68-969a-8cbff8ff75a9.png)
是的,吃屎没赶上热乎的我们,终于决定来聊聊前阵子的AI变局,蹭蹭 OpenAI 和 DeepSeek。
作为AI大模型中突然杀出的黑马,DeepSeek 对世界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过去那些坐在功劳簿上的AI老大哥们,也都因此在这段时间受到了自下而上的重新审视。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a6e44443-2b6b-49a6-a796-b7a4b432680d.png)
金融界重新评估起了旧模型的投资价值,科技界开始质疑它们的效率,新媒体小编抛弃了 ChatGPT 转投 DeepSeek,据说已实现日产百篇的超级跃进。
而热议之中,还有善于在生活中找屎吃的赏味爱好者,通过观察 DeepSeek 的图标发现过去的AI世界另有蹊跷。
或许算是本文开篇观察的延展,来自大洋彼岸的 greg 在经过严肃的如厕思辨和随心所欲的资料搜索对照后,有了惊人的发现:
OpenAI 的屁眼或许具有传染性!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081d20d8-6079-4e78-a171-6e41bf9f73b5.png)
一语惊醒梦中人,一眼看去还真是。
市面上大量AI大模型的小 logo 似乎都遵循着同一标准范式,它们或松或紧、颜色各异,仿佛正要结阵将屏幕前愚蠢的人类吸进人工智能干净工整的后庭。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743daaed-7b6d-43ad-aedd-9cbb9ae9bdc1.png)
众所周知,肛门作为一种人体器官,一般都只用于输出,在较特殊情况下才具备输入功能——这其实与AI模型本应有的开放精神并不相符。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AI应用的 logo 都被设计得像个肛门?
这事儿还真能有不少说道。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409b8cad-d57d-4770-af85-01537de9b308.jpeg)
从肛门可能具备的象征意义出发,我那些热衷喂屎的网友们首先展开了自己的猜测:
“考虑到屁眼在人体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其可能拥有的特殊功能,我认为这代表了AI模型目前所达到的高度,都应归功于人类在‘后方’做出的努力。”
“它们很深但是本质上用处有限,我想这是肛门与目前的AI应用给我带来的共同感受。”
“如果对它们进行了过度训练,最终可能并不会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给自身带来危险。”
……
众看官论述无不有理有据,而本人在互联网屎海冲浪十余载,也并非全无所得。
结合 greg 这一新发现,我有理由怀疑西方 logo 文化当中,本就存在着怪异的“肛门崇拜”。
探秘西方世界肛门
西方设计界对肛体符号的偏爱,早在1973年美国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所创作的小说《冠军早餐》当中便有展现。
书中,冯内古特不无自豪地说到:“全体目光向我看齐,这是我画的一个屁眼!”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4642079d-4d25-4107-b1bc-8425e55046a0.jpeg)
或许受此启发,肛门意象的 logo 开始逐渐流通于美国的文娱和商业领域。
如果你是一名资深摇滚音乐爱好者,那么你一定见过下面这个看起来就缺乏审美价值的廉价标志。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0887fe5d-6efa-4f20-a565-045bf3dd8296.png)
根据红辣椒主唱安东尼·凯迪斯(Anthony Kiedis)的说法,这个图标确实如大家所认为的一般缺乏价值和意义:“它是天使的屁眼(Angel's Butthole),抬头就可以看见。”
冯内古特珠玉在前,红辣椒魅肉在后,社交媒体上便有一大批网友越来越倾向于相信:“屁眼”这种意象在 logo 设计当中已经被广泛采用。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e79de7b8-c81a-4302-aec8-c5a556707533.png)
肛门偏好的传承也可见于更多美国流行文化当中。
例如著名喜剧《废柴联盟》曾在2010年发起过针对剧中“Greendale社区学院”的旗帜海选,最终民意让下面的屁眼获得了胜利。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f23dd629-4627-43bf-aaff-f00a1eb20214.png)
作为商超领域的一大巨头,沃尔玛于2007年将自家 logo 改成了屁眼状,每天都能吸引上亿人光顾。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c0d5b9c8-5659-4709-aebe-cd7eb416a9f6.png)
而今,你又能在AI语言训练模型 Claude 的身上看到冯内古特屁眼的影子。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93863e10-eb04-44c3-ac13-12e454100fd5.png)
以防你还不了解行情:在 Deepseek 真正解决“服务器繁忙”的问题之前,Claude 仍然是最受文字创作者喜爱的AI应用之一,每天都有无数互联网排泄物从这个肛门直接或间接排出。
2023 年 1 月,由 Instagram 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制作的 Artifact 应用,也疑似进行了同样的致敬。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d32a2b2c-63a2-44f2-bda2-0836b2f62f24.png)
Artifact是一个新闻聚合平台
主打用人工智能推荐文章
虽然冯内古特并不是肛门的发现者或发明者,肛门的放射形画法也大概率不是由他首创,但由于冯内古特在美国的文化影响力深远持久,且被普遍视为“反常规”的代言人,后世多数类肛门标志面世时,便都会被其拥趸视作一种致敬。
按照这群人的想法,“致敬者”们可能想传达一些反套路、反常规的想法,或者其实设计师根本就是冯内古特的粉丝。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1f8e56b3-02fb-4961-8f52-023bf4be219a.png)
21世纪,部分注册过肛门商标的冯内古特“致敬者”
Artifact 看上去像是这么回事,Claude 亦如是。“一眼肛门”的先入为主观念便被日渐加深。
但说归说,这套理论其实并不足以解释其他 AI 模型 logo 在形态上的普遍规律。
从屁眼作为一种符号或意象的意义上说,像 Claude 这种呈放射状的屁眼显然才更原教旨,也更具说服力。
而如果此时看回其他螺旋状 AI 模型 logo 的形态,再说它们都像屁眼就显得有些牵强了。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4a945389-592d-4c4b-8280-430c8490aefe.png)
换个思路想想,设计领域的流行,解释权多半归首创者所有。
遵循先来后到的逻辑,我觉得与其说很多 AI 应用的图标像屁眼,不如说它们都很像、或至少在视觉概念传达上都接近于 OpenAI。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d1b8dba0-a134-4767-ab21-de6bef825ccc.png)
不装糊涂的说法是:
在像人体器官以外,这些 logo 其实还可以像其他很多东西——光明会的全视之眼、生万物的太极、绽放的焰火、穿越时空的传送门等等。但总而言之,它们确实都在某种程度上与 OpenAI 相似。
所以你也可以把它们当成另一种意义上的“屁眼”。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af0833ba-2155-49f4-b698-365bf1c2de13.png)
行业开创者、领先者发起的动作和概念,容易引发模仿效应,形成一整个行业短期内的范式——这点不难理解。
最近随着“greg 肛门说”的发酵,DeepSeek 标志上的鲸鱼成了西方网友津津乐道的设计。殊不知它也很可能只是遵循了东方大陆“动物logo能走更远”的互联网公司玄学而已。
而至于 OpenAI 的 logo 为什么会做成这个形状,此事就又有说道了。
走进 OpenAI 的肛门
根据 OpenAI 联合设计师的说法,这个 logo 整体是由风格化的字母“O”和“A”组合成的螺旋体,原本旨在传递“乐观精神和智慧的爆发”以及“向美好事物的转变”。
按照这种解读方式,我个人会愿意将 OpenAI 的 logo 简单理解为:人工智能会绽放出鲜花。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6f1c9e13-f9dd-491f-9d13-cfd6cde13c88.jpeg)
或许怪只能怪 OpenAI 树大招风,这说法显然并不能让所有人信服。
有一个传播甚广的阴谋论认为, OpenAI 的 logo 其实是在强调其犹太血统(OpenAI的创始人阿尔特曼就是犹太人)。理由是这个logo经过对称翻转后会形成一个六芒星(犹太教的标志,也称“大卫之星”)。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6b163a78-10ed-40c7-b276-fd2b00d2f4ee.jpeg)
关于 OpenAI 图标的阴谋论还有不少,比如这玩意儿暗示了不祥数字“666”,又比如喜闻乐见的“这就是光明会的阴谋”等等。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b06cc997-6221-4359-89ea-5d1390a143ba.jpeg)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ce146e46-8f3d-4da2-bf3f-7ae7ac99971b.jpeg)
“光明会”这种鬼扯说法暂放一边,我觉得至少在看待与“六边形”相关的各种流言时,咱们可以表现得更像个正常人。
还是回头看那张“屁眼聚会图”,很容易发现图中圆形和六边形的图标占据了绝对的多数。
圆形自不必说,因为这原本就是 logo 设计中的主流元素之一。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数据,在美国备案的标志中有至少 21% 都带有正圆形图案。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37d4d2ee-a00e-47fa-a48b-12560ff99d12.png)
而关于六边形的各种阴谋论,我认为就是纯纯无稽之谈。
因为最近几年里,六边形其实已经成为了美国科技行业 logo 设计的大趋势流行。
同样来源于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数据,过去10年来,六边形在美国 logo 中的使用量增长了3倍之多。
科技行业开始广泛使用六边形 logo,很可能与“蜂巢思维(指所有人都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连接在一起)”这一词的流行相关。
设计师以六边形为基础进行创作,试图营造出一种如蜂巢般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观感。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80f589d8-4755-4768-8a0b-9c598529e3a7.png)
这股风潮还有可能是加密货币领域率先开启的。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bb1b9e16-af87-4d16-9dde-1e63e2e07215.jpeg)
加密货币领域的这种设计趋势,与“密码(password)”和“代码(code)”的通用符号也有一定关联,或许早期引入这种风格的设计师是为了体现公司的可靠性和科技属性。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4a8590f8-88e5-44bc-99fb-3aa9c1b776f6.png)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e2a4b0a8-8119-428c-aa56-e8e6319105ea.png)
当然,不管起源是什么,Twitter(现“X”)在2022年为加密货币持有者推出的六边形头像样式,已被视为一次社交媒体领域对加密货币标识的盖章认真,又巩固了六边形在加密货币领域的象征地位。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9c0ebb22-14cc-4c92-987e-55b7b91f9b6d.png)
这一通分析下来,我个人的看法是:在 logo 设计方面,OpenAI 很可能只是扮演了这种六边形图标浪潮的跟随者角色罢了。
而 OpenAI 的成功,又对市场进行了一场反向教育:六边形的漩涡,更具有科技感(或者说人工智能感)。
后来者需要用更有代表性的标志去传达行业相关性,直接参考老大哥的部分元素准没错,于是螺旋和六边形自然就成了AI行业的标配。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3d0f44d7-0f2f-4086-825b-deb2143f1253.jpeg)
至于最早时 OpenAI 的设计理念和意图,恐怕已经没多少人会去关心了。
如此,整个“肛门设计趋势”或许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
如果 OpenAI 的 logo 最开始确实是照着屁眼画的,那么其他大部分 AI 软件的 logo 确实都像屁眼,如果不是,则结论相反。
文章读到此处,想必有读者已经发现自己受到了欺骗。
这么说其实也没错,这篇文章纯属本人为了显摆自己毫无用处的知识储备而进行的信口胡诌无用输出罢了。
“都特么2025年了,这么无聊的问题交给 DeepSeek 不就完事儿了?”
我确实也这么做了,结果 DeepSeek 对这个愚蠢问题的回答,相当于把我从头到尾训了一顿: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62df7c09-6729-41f8-a293-310e046ee674.jpeg)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65640af4-d2d1-4809-ab5a-7b432dc20e79.jpeg)
诚如 DeepSeek 所说,本文问题产生的源头,很可能仅仅是“空想性错觉”作祟。像我一样沉浸在低级趣味里的人,自然就会更容易相信 OpenAI 的 logo 像个肛门。
我与 DeepSeek 想通过这次答疑告诉大家的也只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这大概也是本文唯一靠谱的一句话:
你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1bed1421-8313-4a85-8925-aa6a48a09853.jpeg)
那么最后,我想请大家再次回答这个问题:读完整篇文章,你还觉得 OpenAI 的 logo 像肛门吗?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3/357344/583fbf4b-a782-43f0-a726-93d476576b17.jpeg)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