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动作、美国重大转向,全球新能源将迎重大变局(图)
大鱼新闻 财经 8 hours, 16 minutes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0/356952/f161bfd9-e708-4105-8050-86046482150d.jpeg)
全球新能源格局巨变将至。
据最新消息,韩国政府和国会正在考虑一项计划,以现金而非税收抵免的方式直接补偿在韩国建设电池生产设施的公司。有猜测称,若相关法案实施,将有助于减缓电池行业“脱韩”势头。
分析认为,由于美国对新能源投资的激励措施较大,且有各种补贴政策,投资风险比韩国低,因此韩国新能源巨头纷纷涌向美国投资建厂,对韩国市场的投资正在迅速减少。
然而,在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新能源政策正在发生重大转向,其中包括叫停扶持电动汽车,拯救美国传统汽车工业等多项举措。有分析人士指出,就动力电池领域而言,日韩电池企业受到美国新能源政策转向的影响最大。在此背景下,韩国逆势加码补贴政策,或将使得韩国新能源巨头重新考虑海外投资计划。
韩国大动作
2月10日,韩国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韩国政府和国会正在考虑一项计划,以现金而非税收抵免的方式直接补偿在韩国建设电池生产设施的公司。
报道称,据韩国电池业内人士透露,由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申英大、国民力量党议员朴成敏等15名朝野议员组成的“国会第二次电池论坛”一致认为,为防止电池空心化,需要直接返还工厂投资款,并决定近期提出相关法案。
有猜测称,若“韩版通货膨胀防止法(IRA,补贴直接返还制)”如期实施,将有助于减缓电池行业“脱韩”势头。
据悉,直接返还制是以现金形式返还一定数额的生产设施投资的制度。
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是,韩国新能源巨头正在加大海外投资布局。《韩国经济日报》对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三家电池公司三年(2025—2027年)投资计划的分析显示,占全部新建和扩建项目的96.3%的577GWh(千兆瓦时)工厂将建设在海外。而在韩国国内的产能仅有22吉瓦时,占总量的3.7%。
考虑到建设1GWh工厂所需的投资(1000亿—1300亿韩元)和创造就业效应(60—140人),这意味着,约66万亿韩元的投资和5.7万个工作岗位将离开韩国。
分析认为,美国的投资激励措施较大,且有各种补贴政策,投资风险比韩国低,因此电动汽车企业纷纷涌向美国投资建厂。
报道称,SK On每年平均投资3000亿至4000亿韩元扩建韩国国内工厂,但去年其设施投资却没有获得一分钱的税收减免。这是因为它是一种从对盈利公司征收的公司税中扣除投资金额15%的方法。SK On去年的营业亏损为1.127万亿韩元,根本不符合扣除条件。
另据韩国电池业内人士透露,SK On、EcoPro、L&F、EcoPro BM、Lotte Energy Materials等主要电池模块和材料企业去年在国内设备投资方面没有获得一分钱的税收减免。
受此影响,韩国新能源巨头对韩国市场的投资正在迅速减少。未来3年(2025—2027年),韩国3家电池企业(LG Energy Solution、三星SDI、SK On)的国内投资额将限定在2.5万亿韩元,仅占海外投资总额的3.7%。
美国重大转向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正式上台后,一系列新政陆续出台。其中包括叫停扶持电动汽车,拯救美国传统汽车工业的多项举措。
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重大转向的影响将不只停留在美国,还可能波及全球汽车制造业和上游的动力电池产业链。
拜登政府此前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除了向消费者提供税收抵免外,还为在美国生产动力电池的企业提供补贴,试图借此改变美国落后的动力电池产业链。
根据《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政策,在美国生产电池电芯可以享受每千瓦时35美元的税收抵免,生产电池模组的税收抵免为每千瓦时45美元,电池模组由多个电芯组装而成。这刺激了以韩国和日本为主的电池企业加大在美国投资。
该补贴政策也成为电池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2024年三季度,韩国最大的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获得了446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6亿元)的《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如果扣除这部分补贴,该公司单季度将出现亏损。
在宣布就职后不久,特朗普便下令联邦机构“立即暂停”《通胀削减法案》的资金支出。彭博社报道称,特朗普将该法案讥讽为“绿色新骗局”,其在竞选时曾发誓要“撤销”气候法中未使用的资金。
在特朗普宣布将废除拜登政府的绿色新政等主张后,包括LG新能源在内的韩国电池公司股价一度全线大跌。
有分析人士指出,就动力电池领域而言,日韩电池企业受到美国新能源政策转向的影响最大,建厂补贴政策取消与电动汽车市场增速不及预期将对它们造成双重打击。与之相比,中国电池企业在美国的大规模投入尚未实质性启动。
国际能源署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韩国和日本企业占到美国锂电池已落地产能的一半左右,而中国企业占比极小。
因此,在美国新能源政策转向的同时,韩国逆势加码补贴政策,或将使得韩国新能源巨头重新考虑海外投资计划。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