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对华征税影响大批美国爱淘便宜商品的网购者(图)

6Park 生活 6 hours, 42 minutes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加拿大卡尔加里一家名为Reach的公司,帮助欧洲、澳大利亚和中国的零售商向美国销售产品。路透社当地时间2月6日报道称,该公司首席营收官马修·坎农(Matthew Cannon)近日分享了其女儿收到的来自快递公司DHL的信息,要求她支付从澳大利亚时装卖家处订购商品相关的共计45.19美元税费和手续费。

当地时间2月4日,坎农的女儿订购了一件中国制造、售价65美元的上衣,准备在新奥尔良参加狂欢节庆祝活动时穿,并为此支付了加急运费,订单总额达到了84美元。而DHL在信息中详细列出了各项费用,还包括了税费26.88美元税费和17美元手续费,并要求必须在包裹到达之日起五天内支付,否则商品将被退回发件人。

“这是一件65美元的上衣,她几乎已经负担不起了,现在她还得再花50美元才能买到。”坎农这样说道。而面对如此离谱的费用明细,作为诸多“网购猎价族”(bargain-hunting,喜爱在网上淘便宜货)一员的坎农女儿之所以把这一信息告知父亲,也是想知道“这究竟是不是一场骗局”。



坎农在社交媒体领英上发帖 领英截图

路透社指出,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如今,当追求便宜商品的普通美国人直接从中国购物网站(如Shein和Temu)购买5美元的衬衫、10美元的台灯和20美元的鞋子时,价格都将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次签署的行政令,还取消了美国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约合5860元人民币))的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这是一项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包裹的海关免税政策。目前,美国消费者必须为直接从中国订购的小额商品支付关税,包括那些在关税政策改变前就已发货的商品。

同样的遭遇,也出现在了一位名叫克林特·里德(Clint Reid)的消费者身上,他收到的一封来自DHL的电子邮件称,如果他不在货物到达后的五天内支付39.07美元,那么包括连衣裙、毛衣和婴儿衣服在内的16件商品(总价197美元)将被退回发件人。而这笔费用,包括20.76美元的进口税、1.31美元的监管费和17美元的关税处理费。

此前,诸如Shein、Temu以及亚马逊旗下低价电商Amazon Haul等电子商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平台利用低价值免税发货的优势,为美国购物者提供服务。然而,随着特朗普签署的最新行政令实施,外界预计这将对这些廉价在线零售商的销售产生影响,尤其削弱中国电商的全球竞争力。

目前,对于这些所产生的最新情况,包括Shein、Temu和亚马逊等方面还没有立即回应有关置评请求。

随着关税账单开始涌入自己的短信列表和电子邮件收件箱,美国购物者开始意识到,特朗普的贸易和关税政策已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以及钱包。

坎农说,在欧洲、加拿大和其他关税豁免最低门槛较低的市场,购物者已经熟悉并习惯了为网上购物支付关税,但美国却不同。

“美国人谁也不知道(要支付关税这回事),除非他们买了非常昂贵的东西,而且通常如果他们买了非常昂贵的东西,零售商会承担关税。”坎农说:“这(关税对于爱淘便宜货的美国人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中国电商平台Shein 《南华早报》

DHL告诉路透社,该公司有一套适用于海关清关流程的标准化收费机制,这些是政府税收和关税之外的费用。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表示,该公司也配备了系统和流程来协助关税支付。联邦快递(FedEx)则没有立即发表评论。

而提供海关、物流和其他货运相关服务的Flexport公司,其海关事务副主管伯尼·哈特(Bernie Hart)透露,虽然卖家正在努力适应,但有些卖家还是“在短期内承担了关税”。

在特朗普对华挥舞“关税大棒”,同时又磨刀霍霍输美小包裹“小额豁免”政策之际,向美国客户销售产品的中国跨境电商面临新挑战。据香港《南华早报》2月5日报道,一些中国商家正考虑通过涨价等方式,以抵消特朗普政府征收的新关税和不断上涨的运费所带来的影响。

一名在美国亚马逊网站和中国电子商务零售商Temu上销售商品的顾姓(音)店家向港媒透露,2月3日她收到了货运服务供应商发来的信息,称从2月4日中午起,将对发往美国的包裹收取额外费用。

“每次(美国)增加额外关税,最终的代价都美国人自己承担。”一名李姓(音)商人也提到了美国新措施的影响。李先生在手工和古董商品平台Etsy上开店。他告诉港媒,为了保持低关税,并且避免“海关进一步检查”,他打算将包裹申报的价值维持在5至10美元之间。

关于中美贸易和关税问题,2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表示,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中方采取的措施是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必要之举。

林剑强调,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施压威胁对中国行不通。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各自关切,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会上有记者提及“美方一度拒收中国小包裹”一事,林剑表示,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了解。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停止无理打压中国企业。中方也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