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再就业”进军好莱坞 牵出大佬背后的大佬(组图)
6Park 生活 6 hours, 11 minutes
拜登已经准备好
重操“好莱坞生意”。
“你一定是在开玩笑!”美国总统特朗普满脸难以置信地摇着头说,“他与一家经纪公司签约了?”
特朗普指的是他的“前任”——乔·拜登。
82岁的拜登卸任美国总统仅两周,就传出了“再就业”的消息。据悉,他签约了美国知名经纪公司创新艺人经纪公司(Creative Artists Agency,简称CAA)。美国《纽约邮报》在报道中称,拜登已经准备好重操“好莱坞生意”。
这不是拜登第一次当“艺人”。
2017年,在拜登卸任美国副总统一个月之后,他就曾与CAA签约。签约期间,拜登出版了个人回忆录《答应我,爸爸》,并启动了为期42天的“美国承诺”巡演,在全美范围内售出了超过8.5万张门票。同时,他还在多所大学开展演讲活动。
·拜登于2017年开启为期42天的“美国承诺”巡演。
据《纽约邮报》报道,拜登在总统任期内年薪40万美元,而他在2017年至2019年作为CAA的“艺人”时期,通过演讲和出书拿到了至少100万美元的收入。
这家曾让拜登赚翻了的经纪公司到底什么来头?
“感谢CAA!”
“拜登是美国在国内和全球事务中最受尊敬和最有影响力的声音之一。”CAA联合主席理查德·洛维特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非常荣幸能再次与他合作。”
美国娱乐周刊《好莱坞报道》指出,洛维特以及CAA其他联合主席是拜登和哈里斯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的重要支持者之一。
·CAA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是拜登及其团队的重要支持者之一。
与政客往来密切,似乎是CAA的一大特色。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称,除了拜登之外,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及其夫人米歇尔均与CAA有过合作,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也曾与该公司签约过。
当然,CAA的主要业务还是集中在演艺圈。
“感谢CAA!”每年的好莱坞颁奖现场,这句话几乎成了台上所有嘉宾的口头禅。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纪公司之一,CAA的签约艺人遍及演艺圈,包括“好莱坞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还有歌坛巨星麦当娜、碧昂斯、莎拉·布莱曼、贾斯汀·比伯以及鲍勃·迪伦等。星光熠熠自不必说,其签约的导演也都如雷贯耳:斯皮尔伯格、卡梅隆……
·乔治·克鲁尼、碧昂丝、Lady Gaga和布拉德·皮特都曾与CAA签约。
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些美剧诸如《绯闻女孩》《尼基塔》《生活大爆炸》等也都是CAA的杰作。
好莱坞权威杂志《首映式消息》称CAA为“好莱坞最有影响力的机构”之一,也有媒体称之为“好莱坞的‘骇客帝国’”,因为CAA的经纪人就像电影中戴墨镜、着黑色套装的特工一样,设计并控制着艺人们的演艺生涯。
在体育圈内,CAA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福布斯》从2015年起发布“年度世界十大体育经纪公司”名单至今,CAA始终遥遥领先,其在足球、篮球、橄榄球、高尔夫等各个领域都有巨星签约客户。有业内人士曾称,“CAA一跺脚,NBA也要抖三抖”。
“弃医从娱”的创始人
说起CAA的创立,倒是颇具戏剧性。
1975年,彼时的业界龙头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里,有个还没混出名堂的年轻经纪人,名叫迈克尔·奥维茨。
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不满意,厌倦了低薪水和缓慢的晋升速度——公司里年纪大的高管似乎永远不会退休。于是,他萌生了创建一个新经纪公司的想法。
他在公司最亲密的朋友罗恩·迈耶以及另外3名经纪人,恰好有同样的想法。5人一拍即合,开始秘密筹划。
·迈克尔·奥维茨(左)与合伙人罗恩·迈耶(右)。
然而新公司还没准备好,老东家就得知了他们的想法,把他们全部开除了。
没办法,几人只好硬着头皮先把新公司开起来。他们从银行贷款2.1万美元,租了一间小办公室,里面摆着各自从家里带来的折叠椅,几人的妻子轮流到公司当接待员。
刚开始,他们的目标并不远大,只想把CAA做成一家有别于老东家的中型公司。但在奥维茨的带领下,CAA在短短几年后就成长为好莱坞第三大经纪公司,年入9000万美元。
这离不开奥维茨对娱乐业的敏锐嗅觉。
奥维茨1946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父亲是搞酒类批发的销售员,原本的人生轨迹和娱乐圈没啥关系。他考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的是医学。
直到他在环球影城找了份兼职。“我接触到了很多经纪行业的人,意识到娱乐业有很多我感兴趣的领域。”
他在那里看了很多电影和电视节目,读了当时排名前十的书和能接触到的所有剧本,还订阅了几百本杂志,了解人们想看什么流行文化。
1968年毕业后,奥维茨决定放弃医学,去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工作。
对奥维茨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堪称严苛。60%的人会在试用期离开,但奥维茨坚持了下来,并在电视综艺节目方面表现得尤其出色。
一年后,他选择离职,去法学院继续学习,并在毕业后再次敲开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的大门。通常,该公司不会再聘用一个离职的前员工。但为了奥维茨,业界龙头开了先例。
事实证明,奥维茨的确是“潜力股”。
创办CAA后,他想方设法将一系列知名导演、编剧、演员变成公司的客户,找好项目后,就把自己选好的主创阵容和剧本“捆绑打包”一起卖给制片厂。
在他的运作下,CAA的话语权越来越重,他手下的导演、编剧、演员越赚越多。如此一来,更多名人选择与CAA合作。
·1987年,迈克尔·奥维茨已是美国最神秘、最有权势的经纪人之一。
1989年,奥维茨邀请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为CAA设计新总部大楼。作为东方哲学爱好者,奥维茨喜欢武术,将《孙子兵法》视为自己的圣经。
事业风生水起时,危机潜伏在水面下。
奥维茨“强势”“铁腕”的作风引发了许多不满,人们称他是“恶霸”“变色龙”,甚至更难听的称呼。1995年,他离开了执掌20年的CAA,前往华特迪士尼公司担任总裁。
多年后,他回忆说:“当年我认为妥协是软弱的表现……这意味着我们有时会对别人有点粗暴。事后我发现,让其他人获得一些胜利,我们也可以发展得和现在一样大。”
“逆风翻盘”的掌舵手
奥维茨离开CAA后,迈耶和另一名合伙人哈伯也相继离职。1995年的夏天,CAA迎来史上最困难的一段时期。
在此工作了十余年的理查德·洛维特,临危受命成为CAA总裁。另有四人担任管理合伙人。
和奥维茨一样,洛维特也是靠自己在娱乐圈打拼出头的“狠角色”。
22岁那年,从小在郊区长大的他,只身前往洛杉矶找工作,借住在一位朋友的公寓里,每天只能睡在地板上。洛维特非常不喜欢那段时光,他形容那时的自己“无所事事,也没有任何前途”。
好在,没过多久,他就在CAA的收发室找到了一份工作。“当时,在邮件收发室工作的4个人里有两个人同一天辞职了,我很幸运地得到了这个机会。”从那时起,洛维特就与CAA结下了不解之缘。
·理查德·洛维特。
接任总裁后,洛维特经历了最艰难的6个月。
奥维茨等人离开后,他们对接的数十名重要客户也纷纷转向其他经纪公司,其中不乏好莱坞知名导演、演员、歌手等。
一时间,公司的士气一落千丈,从经纪人到代客泊车的服务员人人自危。洛维特向所有人保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其实,他也并没有看起来那么自信,每天都在暗自担心公司是否能生存下去。
1996年,管理合伙人莫洛尼因毒品问题被迫离开公司,并于三年后自杀身亡。莫洛尼曾是CAA最耀眼的经纪人之一,也是奥维茨的得意门生。他的离开再次给洛维特沉重一击。
不过,洛维特没有就此消沉,依旧马不停蹄地开拓新的客户,逐渐带领CAA走出困境。
1998年,他成立CAA营销部门,专门为品牌和客户进行合作推广。成立之初,该部门便为可口可乐、喜达屋酒店等客户策划了营销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
2006年,洛维特带领CAA进军体育领域,被誉为“奥维茨时代后第一个重大举措”。据美国娱乐媒体《视相Variety》报道,体育板块一直是该公司盈利能力第二强的部门。
如今,CAA的业务范围已经多元化发展。除了经纪业务之外,CAA还涉及影视制作投资、媒体版权分销、投资银行、品牌营销、风险投资等领域,可谓全面开花。
如此看来,拜登选择CAA合作实属意料之中。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