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德国油纸包”的回旋镖打到了德国自己身上(组图)
6Park 生活 4 hours, 42 minutes
90年代,青岛城建人员在整修下水道时发现有零件损坏,到处都找不到合适的,最后求助于一百多年前在青岛修下水道的那家德国公司(居然还在营业)
对方很快回复说,不用担心,在那个损坏零件周围3米之内,肯定有个地方藏有备件。
工程人员果然在附近找到一个油纸包,里面包着的零件还锃光瓦亮。
大家都看过类似版本的“德国油纸包”神话吧?当年看完“四大鸡汤名著”的都羞愧过吧?
直到2013年,德国油纸包神话还在某商界大佬嘴里流传。
给你两分钟反思时间……
时间到,说正事。
虽然德国油纸包已经成了网友调侃的对象,但谁能想得到,“反思怪”们精心编造的德国油纸包神话的回旋镖竟然扎到了德国人身上。
你敢相信吗?偌大的慕尼黑火车站居然三个多月修不好一台电梯。
去年10月,咔的一声,慕尼黑主火车站一台自动扶梯就停在那里了。
这是从地铁通向站台出发层的一台主要扶梯,每天都有大量旅客集中在此处。
扶梯一停,给那些行动不便的人、推婴儿车或带大号手提箱的人增加了不少麻烦。
大家只好自行分流,但在高峰期会非常拥挤。
如果是中国火车站,这台出故障的扶梯估计不用一个星期就能恢复使用,甚至可能第二天就能恢复。
但负责管理慕尼黑火车站的德国铁路公司居然花了三个多月时间也没修复这台电梯。
说他们工作不认真吧,他们的管理层还很认真地开了好几次会,讨论电梯修复方案。
光公司开会还不够,经理还得跑到慕尼黑市议会接受质询。
在德铁公司之外,慕尼黑交通公司(MVG)总裁沃特曼也得到市议会参加“自动扶梯问题报告会”。
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了慕尼黑市民出行困难问题操碎了心。
三个月的大会小会开下来,大家也说累了。
但连接地下层和出发层之间的扶梯仍然不能使用。
德国网友开始骂街了,这尼玛还是德国吗?非洲国家也不至于这样。
德国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于是,各方面又出来喷口水。
绿党政客比克尔说:德国铁路公司应当在无障碍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因为一些火车站对行动不便的人不太友好。巴伐利亚州计划在2023年实现无障碍,但我们已经落后了。
社民党政客弗兰德说:一切都陷入混乱,而经理们却只是坐在一起说一切都很好,只需要一些改进空间。
基社盟慕尼黑分部主席普雷茨尔表示:除了扶梯话题,我们从来没有收到过如此多的投诉。
……
德铁南区经理赫克曼承认,他所负责区域的49部电梯和83部扶梯的可用率仅有96.3%,确有下降。
但随后他话锋一转,将修复迟缓的问题扯到了中国身上。
赫克曼对媒体说:扶梯损坏的原因是零部件老化,而替代的零部件必须在国外单独制造,这需要很长时间。备件都是在中国生产的,然后再空运到德国……”
这下德国媒体找到“责任人”,它们发文的标题是:慕尼黑火车站总站自动扶梯:替换零件需在中国制造—这并非最佳选择!
慕尼黑市市长迪特·赖特也发话了:“我认为多年来从中国采购工业制造的备件并不是最好的主意。铁路公司应该考虑一下库存这类东西是否更有意义。”
慕尼黑一台故障扶梯,扯了三个月,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居然扯到了中国身上。
既然知道是电梯备件出了问题,它们不是早该准备可能需要替换的全套零件吗?
这件事,说白了,根本就是德铁在摆烂。
德铁如果有向中国企业下单,什么鬼零件中国在3个月交不出货?
不就一台扶梯吗,又不是原子弹氢弹。
3个月,对中国企业来说,只要钱给够,别说零配件,哪怕是定制整套电梯都能发货。
德铁无法及时获得中国的零配件,还有政治问题,向中国下单,需要层层审批,流程就能卡死德铁。
再者说,德国可是一个工业强国,这才几年,它们难道连一台电梯都搞不定了吗?
这种维修工作,还需要大会小会讨论?
德国那么多高级机械技工现在连个零配件都做不出了?等中国做。
蒂森克虏伯倒闭了?还是西门子破产了?
并不是它们,而它们早就不做了,因为成本太高。
火车站扶梯故障,人们还可以挤到另外扶梯上下,但居家电梯呢?
德国也是这个鬼样子。
去年9月,有位德国留学生在微博吐槽,他租的公寓电梯坏了,他每天要爬9层楼回家。但电梯维护方称,需要三个月,房东说只好给他减房租。
可想而知,住在更高层的人每天健身强度更大。
公寓电梯故障三个月搞不定,原因也是一样,零配件没有准备。
还有,纽伦堡火车站电梯坏了两个多月;柏林主火车站,15和16站台通往U5地铁站的电梯,停摆四年;杜塞尔多夫主火车站厕所坏了三个月……
这些都是中国零配件没有到货的问题?
这折射出来的是德国工业制造能力在快速下降。
要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用电力拖动的升降机(后称为电梯的垂直运输机械)就是在1880年诞生在德国。
严谨、认真、负责的德国精神,还有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是我们对它的固有印象。
不过,德国现在自己对工业制造业也无所谓。
人家引以为傲的是LGBT、毒品开放、女厕所随便进、砸锅卖铁送钱给泽连斯基……
德国《商报》1月20日标题,《贝尔伯克呼吁对北京采取更强硬态度》
她说:必须要用一个团结统一的欧洲(Europe United)来应对“攻击性日益增强的中国”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
跟俄罗斯撕了三年,她还要挑战中国和美国。
就这种人能当德国外长,主导德国外交政策。那么,德国无法解决电梯零配件问题,还有什么值得奇怪吗?
除了德国,遥远的新西兰也是如此。去年10月,奥克兰市中心一栋公寓楼唯一的电梯坏了,居民只能爬电梯。
有的居民住在15楼,苦不堪言。物业公司主任说,“维修零件已从海外订购!”,什么时候到,要看中国企业的速度。
可以看到,中国工业制造业能力已经可以撑起半个地球(低调点)
很多人总是喜欢谈论高精尖制造业的中外对比,但这些基础工业的生产能力,才是事关亿万普通人的关键问题。
而“摆脱对中国依赖,不要再对中国天真”,却是台上一些德国政客经常挂在嘴上的政治术语。
那德国自己生产吧?企业肯定不干,零配件宁可向中国下单。
如果中国的零配件不给他们供应,德国人就要花数年时间和数千万欧元去制造一个小零件。
然后,德铁向德国企业采购一套零配件需要多少钱,这现实吗?
但是,德国政客将德国推入了两难境地:
不能“依赖”中国;
无法在国内生产。
那么,类似电梯长期故障这些罪,只能由德国老百姓来承受了,政客只管“价值观”。
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是没有,我可以把一些秘密告诉德国人。
德铁经理在电梯正下方挖个洞,再往右转,在2.8米处停住。
用手电照向大约0.3米高的地步,里面有小格,推开。
伸手进去,可摸到暗格,暗格有一支钥匙。
退回原路,在左转角处有个暗格,用钥匙打开,里面有一个油纸包。
打开油纸包,锃光瓦亮的电梯零配件就在眼前。
如果没有,回原地再往下挖2.5米。
一定能挖出一具老公知的尸体,用水泡开,再灌一碗“四大名著”熬成的鸡汤。再给他一份关于油纸包的《寻物启事》(中文版,他不懂德文),他就马上能帮你找到急需的油纸包。
求人不如求己!我只能帮你到这了!
对方很快回复说,不用担心,在那个损坏零件周围3米之内,肯定有个地方藏有备件。
工程人员果然在附近找到一个油纸包,里面包着的零件还锃光瓦亮。
大家都看过类似版本的“德国油纸包”神话吧?当年看完“四大鸡汤名著”的都羞愧过吧?
直到2013年,德国油纸包神话还在某商界大佬嘴里流传。
给你两分钟反思时间……
时间到,说正事。
虽然德国油纸包已经成了网友调侃的对象,但谁能想得到,“反思怪”们精心编造的德国油纸包神话的回旋镖竟然扎到了德国人身上。
你敢相信吗?偌大的慕尼黑火车站居然三个多月修不好一台电梯。
去年10月,咔的一声,慕尼黑主火车站一台自动扶梯就停在那里了。
这是从地铁通向站台出发层的一台主要扶梯,每天都有大量旅客集中在此处。
扶梯一停,给那些行动不便的人、推婴儿车或带大号手提箱的人增加了不少麻烦。
大家只好自行分流,但在高峰期会非常拥挤。
如果是中国火车站,这台出故障的扶梯估计不用一个星期就能恢复使用,甚至可能第二天就能恢复。
但负责管理慕尼黑火车站的德国铁路公司居然花了三个多月时间也没修复这台电梯。
说他们工作不认真吧,他们的管理层还很认真地开了好几次会,讨论电梯修复方案。
光公司开会还不够,经理还得跑到慕尼黑市议会接受质询。
在德铁公司之外,慕尼黑交通公司(MVG)总裁沃特曼也得到市议会参加“自动扶梯问题报告会”。
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了慕尼黑市民出行困难问题操碎了心。
三个月的大会小会开下来,大家也说累了。
但连接地下层和出发层之间的扶梯仍然不能使用。
德国网友开始骂街了,这尼玛还是德国吗?非洲国家也不至于这样。
德国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于是,各方面又出来喷口水。
绿党政客比克尔说:德国铁路公司应当在无障碍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因为一些火车站对行动不便的人不太友好。巴伐利亚州计划在2023年实现无障碍,但我们已经落后了。
社民党政客弗兰德说:一切都陷入混乱,而经理们却只是坐在一起说一切都很好,只需要一些改进空间。
基社盟慕尼黑分部主席普雷茨尔表示:除了扶梯话题,我们从来没有收到过如此多的投诉。
……
德铁南区经理赫克曼承认,他所负责区域的49部电梯和83部扶梯的可用率仅有96.3%,确有下降。
但随后他话锋一转,将修复迟缓的问题扯到了中国身上。
赫克曼对媒体说:扶梯损坏的原因是零部件老化,而替代的零部件必须在国外单独制造,这需要很长时间。备件都是在中国生产的,然后再空运到德国……”
这下德国媒体找到“责任人”,它们发文的标题是:慕尼黑火车站总站自动扶梯:替换零件需在中国制造—这并非最佳选择!
慕尼黑市市长迪特·赖特也发话了:“我认为多年来从中国采购工业制造的备件并不是最好的主意。铁路公司应该考虑一下库存这类东西是否更有意义。”
慕尼黑一台故障扶梯,扯了三个月,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居然扯到了中国身上。
既然知道是电梯备件出了问题,它们不是早该准备可能需要替换的全套零件吗?
这件事,说白了,根本就是德铁在摆烂。
德铁如果有向中国企业下单,什么鬼零件中国在3个月交不出货?
不就一台扶梯吗,又不是原子弹氢弹。
3个月,对中国企业来说,只要钱给够,别说零配件,哪怕是定制整套电梯都能发货。
德铁无法及时获得中国的零配件,还有政治问题,向中国下单,需要层层审批,流程就能卡死德铁。
再者说,德国可是一个工业强国,这才几年,它们难道连一台电梯都搞不定了吗?
这种维修工作,还需要大会小会讨论?
德国那么多高级机械技工现在连个零配件都做不出了?等中国做。
蒂森克虏伯倒闭了?还是西门子破产了?
并不是它们,而它们早就不做了,因为成本太高。
火车站扶梯故障,人们还可以挤到另外扶梯上下,但居家电梯呢?
德国也是这个鬼样子。
去年9月,有位德国留学生在微博吐槽,他租的公寓电梯坏了,他每天要爬9层楼回家。但电梯维护方称,需要三个月,房东说只好给他减房租。
可想而知,住在更高层的人每天健身强度更大。
公寓电梯故障三个月搞不定,原因也是一样,零配件没有准备。
还有,纽伦堡火车站电梯坏了两个多月;柏林主火车站,15和16站台通往U5地铁站的电梯,停摆四年;杜塞尔多夫主火车站厕所坏了三个月……
这些都是中国零配件没有到货的问题?
这折射出来的是德国工业制造能力在快速下降。
要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用电力拖动的升降机(后称为电梯的垂直运输机械)就是在1880年诞生在德国。
严谨、认真、负责的德国精神,还有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是我们对它的固有印象。
不过,德国现在自己对工业制造业也无所谓。
人家引以为傲的是LGBT、毒品开放、女厕所随便进、砸锅卖铁送钱给泽连斯基……
德国《商报》1月20日标题,《贝尔伯克呼吁对北京采取更强硬态度》
她说:必须要用一个团结统一的欧洲(Europe United)来应对“攻击性日益增强的中国”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
跟俄罗斯撕了三年,她还要挑战中国和美国。
就这种人能当德国外长,主导德国外交政策。那么,德国无法解决电梯零配件问题,还有什么值得奇怪吗?
除了德国,遥远的新西兰也是如此。去年10月,奥克兰市中心一栋公寓楼唯一的电梯坏了,居民只能爬电梯。
有的居民住在15楼,苦不堪言。物业公司主任说,“维修零件已从海外订购!”,什么时候到,要看中国企业的速度。
可以看到,中国工业制造业能力已经可以撑起半个地球(低调点)
很多人总是喜欢谈论高精尖制造业的中外对比,但这些基础工业的生产能力,才是事关亿万普通人的关键问题。
而“摆脱对中国依赖,不要再对中国天真”,却是台上一些德国政客经常挂在嘴上的政治术语。
那德国自己生产吧?企业肯定不干,零配件宁可向中国下单。
如果中国的零配件不给他们供应,德国人就要花数年时间和数千万欧元去制造一个小零件。
然后,德铁向德国企业采购一套零配件需要多少钱,这现实吗?
但是,德国政客将德国推入了两难境地:
不能“依赖”中国;
无法在国内生产。
那么,类似电梯长期故障这些罪,只能由德国老百姓来承受了,政客只管“价值观”。
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是没有,我可以把一些秘密告诉德国人。
德铁经理在电梯正下方挖个洞,再往右转,在2.8米处停住。
用手电照向大约0.3米高的地步,里面有小格,推开。
伸手进去,可摸到暗格,暗格有一支钥匙。
退回原路,在左转角处有个暗格,用钥匙打开,里面有一个油纸包。
打开油纸包,锃光瓦亮的电梯零配件就在眼前。
如果没有,回原地再往下挖2.5米。
一定能挖出一具老公知的尸体,用水泡开,再灌一碗“四大名著”熬成的鸡汤。再给他一份关于油纸包的《寻物启事》(中文版,他不懂德文),他就马上能帮你找到急需的油纸包。
求人不如求己!我只能帮你到这了!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