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命运堪比过山车 TikTok在美国的几种前景可能(图)
大鱼新闻 财经 5 hours, 8 minutes
这几天,TikTok的命运堪比过山车。
当地时间1月18日晚,TikTok在美国官方禁令生效前下线,美国网民“含泪告别”,女子网球选手高芙在赛场边的摄像机镜头上写“安息吧,TikTok”;过了一晚,19日上午,TikTok又恢复在美服务;20日,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未来75天内,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暂不执行。
为什么如此跌宕起伏?为什么一款短视频应用在美国成了万众瞩目、两党角力甚至国际关注的焦点?
这背后,是延宕4年有余、历经三届美国政府的政治连续剧。
1月19日凌晨,美国阿灵顿,TikTok手机应用程序和官网页面的弹窗通告显示“对不起,TikTok现已不可用。”图源:新华社
一
自2017年上线至今,在北美地区,TikTok已有超1.7亿名用户。2023年,美国TikTok用户上传了55亿个视频,全球观看量超13万亿次。长期稳占全球应用商店下载量前几的TikTok,被Facebook前员工形容为“美国社交巨头唯一无法战胜的东西”。
商业上的成功、用户的追捧,也让TikTok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2020年8月,特朗普宣称TikTok“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将禁止任何美国个人或实体与TikTok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交易;随后,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字节跳动在规定时间内剥离TikTok在美运营的所有权益。
不过,2021年2月,新上任的拜登政府搁置此案,对TikTok的首轮打击就此告终。
好景不长,两年后,2023年2月,拜登政府明令禁止TikTok在联邦设备上使用,加强对TikTok监管;同年3月,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出席美国国会“国家安全和数据隐私”听证会,接受两党议员长达5小时、多达数百问的问询;此外,美国多地州政府对TikTok持续施以监管高压。
2024年,对TikTok的紧逼达到高潮。3月,美国会众议院通过法案,要求字节跳动165天内剥离对TikTok控制权;4月,拜登签署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在2025年1月19日前,将TikTok出售给非中国企业,否则将禁止其在美国运营——这就是所谓的“不卖就禁”法案。
眼瞅“不卖就禁”法案设定的截止日期临近,17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支持这一法案,但拜登政府表态称,实施该法的行政责任将由下届政府承担。之后,就是文首咱们看到的一系列变化,特朗普最新宣布设置75天缓冲期。
可以说,针对TikTok的“美国陷阱”,显然还没结束。
2023年3月,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听证会。图源:视觉中国
二
TikTok为什么被美国政府盯上?
复盘TikTok近几年的遭遇战可以发现,它身上被安的“罪名”,已经从最初“威胁数据安全”抬升到“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包括但不限于“过度收集用户数据”“窃取美国数据隐私”“算法由中国政府授意制作,辅助中国对美心理战”“TikTok是洗脑工具”等说法。
从技术上看,这些罗织的罪名到底站不站得住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欣告诉侠客岛,在数据收集上,跟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一样,TikTok会采集用户数据,包括内容互动及行为偏好数据等。但截至目前,无论美国国会听证还是相关行政命令,均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表明TikTok数据收集行为超出行业合规范围,或存在特殊的数据滥用情形。
再有就是关键问题: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是一家中国公司。
美方声称,“根据中国相关法律,中国政府可能要求企业提供海外用户数据”;且不说此判断是无中生有、恶意歪曲,即便退一万步,诉诸“老实人打法”,TikTok也已采取多项措施,如提出“德州计划”(Project Texas),将美国用户数据传至美国公司甲骨文的云服务器,把美国用户的数据存储在美国、由美国团队运营管理及审核,维持数据本土化。
张欣介绍,美国国会有关质询依据的实证报告,已受到美学者抨击质疑,认为很多结论存在方法论缺陷,“从数据收集、分析到结论呈现,几乎各环节都是基于一系列错误的假设。”
张欣说,美国给TikTok下套,有两个关键逻辑:
一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许多美国国会议员认同个人数据的聚合效应可能产生超越个体的影响,这使法律或技术争议上升为地缘政治议题;
二是争夺“数字主权”、打科技战。作为首个在全球社交媒体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国应用,TikTok的快速崛起,实质上引发了美国对其科技领导地位的担忧和焦虑。
因此,所谓“数据安全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
TikTok支持者聚集在美国国会,抗议TikTok禁令。图源:美媒
三
既然寻求禁止TikTok几乎成为两党共识,为何近期围绕禁令,又出现一系列的反复?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成昊告诉侠客岛,这反映了美国内外多层次的矛盾与权力博弈。
一方面,TikTok事件折射出美国泛安全化倾向,是放大的、新版本的“中国威胁论”,在政策工具是否滥用、政策合法性上,显然仍有争议。另一方面,作为一款有着巨大商业体量和舆论影响的APP,TikTok在美国年轻群体中颇受欢迎,政府的行政禁令显然会受到社会阻力,从而在选票、公众舆论上对决策者形成掣肘。
可以说,这种“政策与民意”之间的张力,就是禁令不断反复的主因。
孙成昊指出,对TikTok的围猎,同样受到党派博弈、权力交接的影响。“特朗普1.0”时期,TikTok禁令是对华强硬政策的象征之一。拜登政府的“小院高墙”,延续对华科技竞争。如今特朗普签署“宽限期”令是一种折中,既不轻易放弃强硬立场,也为政策调整预留空间。
“但是,美方搞单边封禁,不仅难以遏制中国企业,反将加剧全球数字经济碎片化,削弱美国国家软实力和规则制定能力。”孙成昊说。
张欣认为,尽管特朗普政府给出“宽限期”,但从法律效力看,该举措难以实质性对抗“不卖就禁”法案,因为那是两院表决通过、总统签署且最高法院司法审查过的立法。至于特朗普提出的合资企业模式,目前个性化推荐算法已被纳入中国出口技术目录,相关技术出口需经政府审批,将算法系统与其他业务板块完全分离,显然也存在挑战。
张欣表示,从中长期看,TikTok在美前景或有几种可能:
一是寄望于特朗普政府通过国会立法予以反转,但此举实施难度大、与白宫当前战略方向有偏差。
二是完全退出美国市场,这一选项将引发美国青少年群体和中小企业不满,同时与特朗普竞选期间的表态相悖。
此外,还有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提出的“合规剥离”设想,但具有操作难度。
接近字节跳动的人士告诉侠客岛,截至目前,该司并未与美方达成任何协议,美方有关表态未与该司进行任何沟通,字节跳动对TikTok仍有100%控制权。
当地时间1月18日晚,TikTok在美国官方禁令生效前下线,美国网民“含泪告别”,女子网球选手高芙在赛场边的摄像机镜头上写“安息吧,TikTok”;过了一晚,19日上午,TikTok又恢复在美服务;20日,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未来75天内,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暂不执行。
为什么如此跌宕起伏?为什么一款短视频应用在美国成了万众瞩目、两党角力甚至国际关注的焦点?
这背后,是延宕4年有余、历经三届美国政府的政治连续剧。
1月19日凌晨,美国阿灵顿,TikTok手机应用程序和官网页面的弹窗通告显示“对不起,TikTok现已不可用。”图源:新华社
一
自2017年上线至今,在北美地区,TikTok已有超1.7亿名用户。2023年,美国TikTok用户上传了55亿个视频,全球观看量超13万亿次。长期稳占全球应用商店下载量前几的TikTok,被Facebook前员工形容为“美国社交巨头唯一无法战胜的东西”。
商业上的成功、用户的追捧,也让TikTok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2020年8月,特朗普宣称TikTok“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将禁止任何美国个人或实体与TikTok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交易;随后,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字节跳动在规定时间内剥离TikTok在美运营的所有权益。
不过,2021年2月,新上任的拜登政府搁置此案,对TikTok的首轮打击就此告终。
好景不长,两年后,2023年2月,拜登政府明令禁止TikTok在联邦设备上使用,加强对TikTok监管;同年3月,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出席美国国会“国家安全和数据隐私”听证会,接受两党议员长达5小时、多达数百问的问询;此外,美国多地州政府对TikTok持续施以监管高压。
2024年,对TikTok的紧逼达到高潮。3月,美国会众议院通过法案,要求字节跳动165天内剥离对TikTok控制权;4月,拜登签署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在2025年1月19日前,将TikTok出售给非中国企业,否则将禁止其在美国运营——这就是所谓的“不卖就禁”法案。
眼瞅“不卖就禁”法案设定的截止日期临近,17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支持这一法案,但拜登政府表态称,实施该法的行政责任将由下届政府承担。之后,就是文首咱们看到的一系列变化,特朗普最新宣布设置75天缓冲期。
可以说,针对TikTok的“美国陷阱”,显然还没结束。
2023年3月,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听证会。图源:视觉中国
二
TikTok为什么被美国政府盯上?
复盘TikTok近几年的遭遇战可以发现,它身上被安的“罪名”,已经从最初“威胁数据安全”抬升到“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包括但不限于“过度收集用户数据”“窃取美国数据隐私”“算法由中国政府授意制作,辅助中国对美心理战”“TikTok是洗脑工具”等说法。
从技术上看,这些罗织的罪名到底站不站得住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欣告诉侠客岛,在数据收集上,跟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一样,TikTok会采集用户数据,包括内容互动及行为偏好数据等。但截至目前,无论美国国会听证还是相关行政命令,均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表明TikTok数据收集行为超出行业合规范围,或存在特殊的数据滥用情形。
再有就是关键问题: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是一家中国公司。
美方声称,“根据中国相关法律,中国政府可能要求企业提供海外用户数据”;且不说此判断是无中生有、恶意歪曲,即便退一万步,诉诸“老实人打法”,TikTok也已采取多项措施,如提出“德州计划”(Project Texas),将美国用户数据传至美国公司甲骨文的云服务器,把美国用户的数据存储在美国、由美国团队运营管理及审核,维持数据本土化。
张欣介绍,美国国会有关质询依据的实证报告,已受到美学者抨击质疑,认为很多结论存在方法论缺陷,“从数据收集、分析到结论呈现,几乎各环节都是基于一系列错误的假设。”
张欣说,美国给TikTok下套,有两个关键逻辑:
一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许多美国国会议员认同个人数据的聚合效应可能产生超越个体的影响,这使法律或技术争议上升为地缘政治议题;
二是争夺“数字主权”、打科技战。作为首个在全球社交媒体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国应用,TikTok的快速崛起,实质上引发了美国对其科技领导地位的担忧和焦虑。
因此,所谓“数据安全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
TikTok支持者聚集在美国国会,抗议TikTok禁令。图源:美媒
三
既然寻求禁止TikTok几乎成为两党共识,为何近期围绕禁令,又出现一系列的反复?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成昊告诉侠客岛,这反映了美国内外多层次的矛盾与权力博弈。
一方面,TikTok事件折射出美国泛安全化倾向,是放大的、新版本的“中国威胁论”,在政策工具是否滥用、政策合法性上,显然仍有争议。另一方面,作为一款有着巨大商业体量和舆论影响的APP,TikTok在美国年轻群体中颇受欢迎,政府的行政禁令显然会受到社会阻力,从而在选票、公众舆论上对决策者形成掣肘。
可以说,这种“政策与民意”之间的张力,就是禁令不断反复的主因。
孙成昊指出,对TikTok的围猎,同样受到党派博弈、权力交接的影响。“特朗普1.0”时期,TikTok禁令是对华强硬政策的象征之一。拜登政府的“小院高墙”,延续对华科技竞争。如今特朗普签署“宽限期”令是一种折中,既不轻易放弃强硬立场,也为政策调整预留空间。
“但是,美方搞单边封禁,不仅难以遏制中国企业,反将加剧全球数字经济碎片化,削弱美国国家软实力和规则制定能力。”孙成昊说。
张欣认为,尽管特朗普政府给出“宽限期”,但从法律效力看,该举措难以实质性对抗“不卖就禁”法案,因为那是两院表决通过、总统签署且最高法院司法审查过的立法。至于特朗普提出的合资企业模式,目前个性化推荐算法已被纳入中国出口技术目录,相关技术出口需经政府审批,将算法系统与其他业务板块完全分离,显然也存在挑战。
张欣表示,从中长期看,TikTok在美前景或有几种可能:
一是寄望于特朗普政府通过国会立法予以反转,但此举实施难度大、与白宫当前战略方向有偏差。
二是完全退出美国市场,这一选项将引发美国青少年群体和中小企业不满,同时与特朗普竞选期间的表态相悖。
此外,还有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提出的“合规剥离”设想,但具有操作难度。
接近字节跳动的人士告诉侠客岛,截至目前,该司并未与美方达成任何协议,美方有关表态未与该司进行任何沟通,字节跳动对TikTok仍有100%控制权。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