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恳请《南方周末》不要再写新年献词了(组图)

6Park 生活 2 days, 21 hours

《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曾是中国报业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作品,没有之一。也正因此,看到南周的新年献词一年年沦为“高考满分作文模板”时,我实在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厌恶与悲凉,必须表达出来。

12月29日,《南方周末》发布了2025年度新年献词《用你的活法定义世界的算法》,写的是AI狂飙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拆开这篇新年献词的华丽包装,里面是一团乱蓬蓬的稻草。而且是别的牛嚼过一遍的稻草。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请停止假装深度思考

南方周末2025年《献词》里写到:

在人人都成为“知识容器”的一刻,如何保持智识的独特与人性的温暖?若将一切抉择都交给算法,人的精神与觉醒是否面临荒芜?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iAvmaFlpMjbSI2nrfskCA

看起来是在探讨AI算法对人类智识与精神的影响,然而得出的结论却是老生常谈、毫无创见,只剩绝对正确与绝对安全的“活出自己,活出人类价值”。

人类要避免被AI奴役,要克服哪些困难?没说。

人要在AI时代活出自己,需要哪些支持?没写。

在人和AI之间,哪些力量在影响潮水方向?没提。

《献词》表面看起来是在思考一个影响深远而迫在眉睫的问题,实际上只是在表面浮光掠影般表演一番故作深沉,对AI话题的认知水平基本不超过一线城市的高中学生。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请停止假装人文关怀

南方周末2025年《献词》里写到:

经历命运的无常,你在力挽狂澜;看到弱者的无助,你正奔走呼告。在枯鱼涸辙时坚守底线,在斗转星移时保持清醒,在人机交互时感受心跳:你没有程序般的标准答案,却始终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长夜的痛哭和隐约心头的小确幸。

看起来在写命运无常、弱者无助、坚守底线、保持清醒,好一番人文关怀的表白。然而画风一转,落脚点来到了人类情感与AI程序的区别,落在了爱与恨,落在了长夜的痛哭和心头的小确幸。

命运无常,弱者无助,是因为读者不懂爱恨吗?坚守底线,保持清醒,靠的是长夜的痛哭还是心头的小确幸呢?

人文关怀,不是一定要声泪俱下地控诉,但绝不该是隔靴搔痒地词汇表演,更不该是对房间里的大象视而不见沉醉于小确幸的小清新。

历史上的南周新年献词,也会用一组组人物群像的排比句来表达人文关怀,那时的南周编辑部能看见每一个具体的人生活的不容易,能看见生活不易背后需要推动解决问题。

那时的南周编辑部不会告诉读者,想要对抗命运无常,摆脱弱者无助,你需要做个懂爱懂恨的人,一个和AI程序不一样的人。

一个基本常识:命运无常,弱者无助,不是因为身为最广大公众的南周读者不肯活出个人样。

我在既往的文章里,经常以“做个人吧”作为结尾,喊话的对象从来都是掌握着公权力的乌纱帽,绝不可能是被侮辱与被伤害的弱者,绝不可能是人生被安排命运被决定的公众。

人文关怀,需要真正意义上的设身处地与感同身受,需要坚定地站在最广大公众这一边的立场与视角,没有就是没有,装是装不出来的。

南周新年献词,请停止假装读懂中国

《南方周末》的品牌广告语是“在这里读懂中国”,曾经,这份报纸和在这里工作的各位媒体同行是配得上这句宣言的。

2025年的南周新年献词写到:

中国没有缺席这场加冕。百模大战,智能体涌现;脑机接口试验成功,AI辅诊纳入医保;传统制造在摆脱重复劳作,千年古建被写入“黑神话”。

在全球AI中心、大洋彼岸的加州,首次提出防止大模型对人类造成“严重伤害”的监管法案,却遭到了否决……看吧,OpenAI并不open,偏见垒起高墙;“驴象之争”落定,技术海沟深潜。

看起来,南方周末现在的编辑部不仅在尝试读懂中国,还在努力读懂全世界。这个味儿,你读着熟不熟悉?

干脆改名叫《环球时报》好了。

当然我也知道,如今的新年献词已经不是《南方周末》编辑部说了算。

当然我也认可,如今的《南方周末》虽不复往日荣光,但横向比较仍然是一份相对优秀的报纸。

但作为南方报业289大院里走出来的一员,我实在不忍心看着南方周末新年献词这一承载着尊严的品牌沦落至此。

新年献词,应该是献给读者,献给公众,而不是献给其他人的。

恳请《南方周末》不要再写新年献词了。

背景新闻报道原文:南方周末2025新年献词|用你的活法定义世界的算法



全文共2096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用你的活法定义世界的算法,将你的真实汇成世界的真相,真正点亮黑夜的并不只有太阳,还有内心的火、眼中的光。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编辑部

当无人驾驶的汽车从你身边闪过,当大模型“写好”你的年终总结,当光影魔法“复活”你的亲人,当虚拟“爱人”向你提出分手……

多年以后,当你回忆2024,生活的海面上,已浮现明日世界的冰山一角。你经历的那些改变,都在确认一场加冕。

生成式AI快速迭代,人机对话上演“物我两忘”;诺贝尔奖连番垂青AI,机器人被注入“灵魂”;俄乌的战场上、加沙的瓦砾里,AI系统在搜寻血肉之躯;预测蛋白质和基因结构,AI模型又助力人类“长命百岁”。

中国没有缺席这场加冕。百模大战,智能体涌现;脑机接口试验成功,AI辅诊纳入医保;传统制造在摆脱重复劳作,千年古建被写入“黑神话”。



这一年,AI更加强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嵌入各行各业;这一年,AI更多风险,从人类安全、伦理,蔓延至社会的方方面面。

技术狂飙的欣喜与奥本海默式焦虑接踵而至。AI“教母”呼吁,要像“登月计划”一样推动它发展。诺奖得主担忧:“比我们更智能的系统终将控制一切”;联合国通过监管人工智能的“里程碑”决议,欧盟批准首个AI监管法案;《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呼吁:“在人类决策与监管下,以人工智能技术防范人工智能风险”。而在全球AI中心、大洋彼岸的加州,首次提出防止大模型对人类造成“严重伤害”的监管法案,却遭到了否决……

争议仍在持续,但“奇点”正在来临。看吧,OpenAI并不open,偏见垒起高墙;“驴象之争”落定,技术海沟深潜;机器在模拟人、超越人的道上一路狂奔,人却依然在为生存与日常踯躅蹒跚。

从远古走来,我们曾用燧石敲出火种,用蒸汽顶开束缚,用钨丝点亮暗夜,用网络消弭距离,却从未如此面对“人与工具”的二律背反:

不眠不休的机器极大提升着效率,也无情刷新着劳动价值的版图。当一技之长的护城河渐成小溪,无数普通劳作者将如何开辟新的领域?

海量资源推动着信息平权,也制造着新的鸿沟。在人人都成为“知识容器”的一刻,如何保持智识的独特与人性的温暖?

算力和数据提速着认知与决策,也拨动着心灵中公平正义的天平。若将一切抉择都交给算法,人的精神与觉醒是否面临荒芜?

如果机器可以从事一切工作、治疗一切疾病、抵达一切远方、对抗一切时间,人类作为创造者,登临那造物之巅,看到的究竟是创世纪的朝霞还是终结者的余晖?

迭代进化的洪流,湮没着无数往昔。有时这世界就像一个庞大的系统,你对人生所有的规划与努力,或许都抵不过时代洪流一次不容分说的安排。但我们终究无法接受,在未来的某一天,人工智能回顾“我们”,就像我们回顾寒武纪海洋中的三叶虫、侏罗纪丛林里的恐龙。生而为人,就绝不甘为无角色的NPC,总期望在这个世界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


2024年高考期间,广州市一名考生微笑着走进考场。(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摄)

在彷徨中寻找、在跌撞中摸索、在进击中演化,是生命的常态。世界广袤,不是每只方舟都能渡尽所有,可每个生于平凡的人,都在那“日复一日”的度过中苦苦寻觅:无数次刷过那些卷子才走进大学,无数次鼓足那股勇气才向你表白,无数次蹚入那条河流才游到彼岸……历史不是文学家笔下的修辞,而是无数重复又动人的真实故事:虽说前途未卜,但总怀着懵懂的希望。

极致的赋能,令一切“在场”都有“离场”之虞。但每个渺小的个体,都能写下大时代中的愿望与倔强。程序正在得出最精准的结果,可生命不是通往结局的直行线,那其中,应有你百转千回、一咏三叹的人生印记。

要做系统的变量,让存在具有意义。

像一粒火星带来一次绽放,像一只蝴蝶扇动一场飓风。未来不是既定的结局,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它的塑造;参差不是主线的分支,每条线都可能写出新的章节。

人的抉择,不是程序接收的指令,而是自我的觉知与他者的共情。经历命运的无常,你在力挽狂澜;看到弱者的无助,你正奔走呼告。在枯鱼涸辙时坚守底线,在斗转星移时保持清醒,在人机交互时感受心跳:你没有程序般的标准答案,却始终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长夜的痛哭和隐约心头的小确幸。

人创造工具,人从来不是工具。面对机器的高效,面对AI的全能,生命的价值与尊严所以存在,仅仅因为我们是人——因生活而坚忍不拔的人,因梦想而起舞燃烧的人,因相信而赤诚勇敢的人,因挚爱而舍身忘我的人。

因为“它”无懈可击,“你”才意义涌现,人生从来就不是一次次“建模”:AI高速运算,你毅然抉择;AI排遣心事,你伸出援手;AI给出建议,你拼尽全力。用你的活法定义世界的算法,将你的真实汇成世界的真相,真正点亮黑夜的并不只有太阳,还有内心的火、眼中的光。

每一次黎明璀璨,总有人星夜来迎。是他们在马路上川流不息、在格子间凝神贯注、在田野中播下谷种,也是他们用肩膀扛起家庭、把背影投入风雨、以微笑眺望希冀。文明的壮丽绝不仅止于任何器物的如日中天,终将归于每个人的梦想、成长与求变,终要在爱与责任中折射出人之光辉:哪怕浪潮汹涌,始终跌跌撞撞,却总在拼尽全力游向心的方向。

新年的阳光会如约而至,它照耀着每个与众不同的人。这个世界不会因为技术变得简单,复杂才是它的本质,我们也终将在这复杂中找到存在的意义。因为你无法计算,所以无可估量;因为你并不完美,反而独一无二——这是我们对人与AI关系的反思,更是对人类价值的再次确认。我们之所以在这颗星球上行走,不是为了成为最快最好的机器,而是要在这浩瀚的星辰大海中找到自己、确认自己、喜欢自己。

祝你新年快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