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家:疫情之后中国经济表现依然优于西方(图)
大鱼新闻 财经 新冠疫情 2 months, 3 weeks
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让我们以2019-2023年的数据为例,疫情暴发的4年里,中国GDP增长了20.1%,美国则为8.1%,欧洲约为4%,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速是美国的2.5倍,是欧洲的5倍,中国经济表现仍然远远超过西方经济。”2024年8月30日,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John Ross)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46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得非常成功。”
罗思义是经济与商业领域专家,曾任英国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目前担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也是该智库的首位全职外国雇员。
1992年,当中国在国际社会默默无闻时,他发表了比较中俄经济政策的文章《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何成功,而俄罗斯怎么会落败?》,并在文中预测中国经济改革将取得成功。当下,在西方经济学家持续唱衰中国经济时,他以文字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发表观点,戳穿西方媒体谣言,驳斥“中国崩溃论”等看法。
罗思义强调,其专业领域是国际经济和政治,进而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浓厚兴趣。“1990年代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对中国这么感兴趣,不如研究日本或德国。我说,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将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你现在不相信我,就让我们10年后再回来讨论这个问题。今天,没有人再问我为什么对中国感兴趣。”
2024年8月底,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未来”为主题的“明德战略对话”交流活动邀请了10位欧美智库代表来华,与中国政府、企业、战略学术界代表深度对话。据悉,此次代表团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个来华的国际战略学术界代表团,罗思义便是受邀专家之一。
“我非常关注二十届三中全会,它是关于经济的总纲。我非常关注中国的宏观经济。但我想实地去企业、去城市看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获得更具体的看法,这是无可替代的。”罗思义在谈及此次行程时表示。
罗思义于2016年出版的专著《一盘大棋?——中国新命运解析》以及2018年底出版的《别误读中国经济》,以第三方视角审视中国经济发展,反响强烈。
在《别误读中国经济》一书中,罗思义认为,从经济增速、生活水平增速、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所惠及的人口占世界比重与减贫成就等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成就。这些成就不仅惠及中国,也惠及全人类。
他擅长以数据说话:1978-201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5%,世界平均水平为2.9%,发展中国家为4.2%,美国为2.6%。中国经济增速快于世界上任何主要国家,中国也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增速最快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主要经济体。
从减贫角度看,他指出,按照世界银行界定的国际贫困线标准,1981年至2017年,中国带领8.53亿人摆脱贫困,中国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为75%。
“中国不仅经济表现优于西方,经济思想也优于西方。”罗思义表示,中国一边坚持“中国特色”政策,一边按照普遍经济规律办事,两者并不矛盾。
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罗思义认为中国经济政策取得成功是其面临新挑战的原因。一方面,中国即将跻身高收入经济体,这将使世界高收入人口的数量翻一番,这个转变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在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城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扩张,以及消费占比下降等。
另一方面,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经济体经济增长急剧恶化,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也意味着中国面临双重挑战——过渡到高收入经济体的过程中适逢西方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
新冠疫情为全球经济带来了广泛的影响。“疫情让每一个主要经济体都放缓了增速,包括中国,但它没有改变增长的一般模式。”罗思义说,目前全球经济正在从疫情中恢复,尤其是“全球南方”的大型经济体恢复得较好,比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土耳其等。欧洲并没有出现真正的复苏,每年仅保持1%左右的增长,增速缓慢。美国已经恢复到了疫情之前的增长率,比欧洲好一些,但远不如“全球南方”经济体。
今年5月,经合组织(OECD)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9%上调至3.1%。世界银行于6月份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2.6%,预计2024年中国GDP增速为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在3.1%,中国GDP预计增长5%,较4月份报告预期上调0.4个百分点。
“我认为他们对中国的预测已经变得实际一些了。”罗思义说。
他指出,中国对“十四五”的经济增速短期目标用词谨慎,并没有设置具体的数字,对于2035年远景目标的提法是相比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那么中国GDP年均增速必须至少达到4.7%。2020年至今,中国GDP年均增速在5%上下,均高于这一数字。“因此,我相信中国将达成2035年远景目标。”
他指出,预测一个经济体的中长期增长要比预测短期增长要容易得多,因为短期内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而从中长期来看,则是由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决定的。
2023年10月,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曾预测,中国GDP增长将急剧放缓——从2023年的5.0%降至2024年的4.2%,到2028年降至3.4%。
罗思义认为,上述预测“毫无依据”。两个数据可以用于观察经济的增长,一个是固定投资占GDP比重,另外一个是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反映GDP增长1%所需投资总值占GDP总值的比重。增量资本产出率越低,投资效率就越高。
他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计算,中国ICOR为8左右,美国约为10。“这意味着中国的投资效率比美国更高,中国只需要投资GDP的8%就能实现1%的增长,而美国需要投资10%才能实现。”
罗思义指出,如果中国GDP增速达不到5%,只有两种可能:中国ICOR恶化,或者固定投资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如果两种情况都不发生,那么中国经济就不会放缓。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目前中国固定投资占GDP比重约42%。“那么IMF预测的依据何在?他们在报告中并没有解释,我甚至怀疑撰写报告的人并不清楚他们究竟在写什么。”
今年以来,IMF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在不断上调。2月,IMF称,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4.6%,2028年的经济增速将降至3.5%左右。7月,IMF再次预测,中国今年GDP增速为5%。
当前,中国正在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罗思义认为,以世界银行的标准划分,中国目前处于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头部位置。中国即将在未来的两三年内跻身高收入经济体,这意味着中国必须生产完全不同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中国在绿色能源、无人机、手机、电动汽车等方面已经领先于美国,未来中国将在更多行业中成为领导者。
“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追随者。人们有时会问我,10年后中国将在哪些产业领先?我说是目前不存在的产业。这就是我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罗思义说。
他注意到,今年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到了多个“高”,包括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等。“从全球意义上来看,中国正在经历从中高收入经济体向高收入经济体转变的过程,以世行的标准来看,这需要大概3年时间,随后中国将来到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第一个阶段。”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罗思义想再强调一下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速继续远超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主要经济体,但这自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不存在问题——股市下跌,民间投资疲软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并非消费不足,而是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关联影响。”他认为这是一个尚未得到足够讨论的关键问题,应持续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让我们以2019-2023年的数据为例,疫情暴发的4年里,中国GDP增长了20.1%,美国则为8.1%,欧洲约为4%,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速是美国的2.5倍,是欧洲的5倍,中国经济表现仍然远远超过西方经济。”2024年8月30日,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John Ross)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46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得非常成功。”
罗思义是经济与商业领域专家,曾任英国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目前担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也是该智库的首位全职外国雇员。
1992年,当中国在国际社会默默无闻时,他发表了比较中俄经济政策的文章《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何成功,而俄罗斯怎么会落败?》,并在文中预测中国经济改革将取得成功。当下,在西方经济学家持续唱衰中国经济时,他以文字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发表观点,戳穿西方媒体谣言,驳斥“中国崩溃论”等看法。
罗思义强调,其专业领域是国际经济和政治,进而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浓厚兴趣。“1990年代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对中国这么感兴趣,不如研究日本或德国。我说,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将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你现在不相信我,就让我们10年后再回来讨论这个问题。今天,没有人再问我为什么对中国感兴趣。”
2024年8月底,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未来”为主题的“明德战略对话”交流活动邀请了10位欧美智库代表来华,与中国政府、企业、战略学术界代表深度对话。据悉,此次代表团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首个来华的国际战略学术界代表团,罗思义便是受邀专家之一。
“我非常关注二十届三中全会,它是关于经济的总纲。我非常关注中国的宏观经济。但我想实地去企业、去城市看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获得更具体的看法,这是无可替代的。”罗思义在谈及此次行程时表示。
罗思义于2016年出版的专著《一盘大棋?——中国新命运解析》以及2018年底出版的《别误读中国经济》,以第三方视角审视中国经济发展,反响强烈。
在《别误读中国经济》一书中,罗思义认为,从经济增速、生活水平增速、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所惠及的人口占世界比重与减贫成就等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成就。这些成就不仅惠及中国,也惠及全人类。
他擅长以数据说话:1978-201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5%,世界平均水平为2.9%,发展中国家为4.2%,美国为2.6%。中国经济增速快于世界上任何主要国家,中国也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增速最快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主要经济体。
从减贫角度看,他指出,按照世界银行界定的国际贫困线标准,1981年至2017年,中国带领8.53亿人摆脱贫困,中国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为75%。
“中国不仅经济表现优于西方,经济思想也优于西方。”罗思义表示,中国一边坚持“中国特色”政策,一边按照普遍经济规律办事,两者并不矛盾。
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罗思义认为中国经济政策取得成功是其面临新挑战的原因。一方面,中国即将跻身高收入经济体,这将使世界高收入人口的数量翻一番,这个转变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在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城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扩张,以及消费占比下降等。
另一方面,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经济体经济增长急剧恶化,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也意味着中国面临双重挑战——过渡到高收入经济体的过程中适逢西方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
新冠疫情为全球经济带来了广泛的影响。“疫情让每一个主要经济体都放缓了增速,包括中国,但它没有改变增长的一般模式。”罗思义说,目前全球经济正在从疫情中恢复,尤其是“全球南方”的大型经济体恢复得较好,比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土耳其等。欧洲并没有出现真正的复苏,每年仅保持1%左右的增长,增速缓慢。美国已经恢复到了疫情之前的增长率,比欧洲好一些,但远不如“全球南方”经济体。
今年5月,经合组织(OECD)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9%上调至3.1%。世界银行于6月份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2.6%,预计2024年中国GDP增速为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在3.1%,中国GDP预计增长5%,较4月份报告预期上调0.4个百分点。
“我认为他们对中国的预测已经变得实际一些了。”罗思义说。
他指出,中国对“十四五”的经济增速短期目标用词谨慎,并没有设置具体的数字,对于2035年远景目标的提法是相比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那么中国GDP年均增速必须至少达到4.7%。2020年至今,中国GDP年均增速在5%上下,均高于这一数字。“因此,我相信中国将达成2035年远景目标。”
他指出,预测一个经济体的中长期增长要比预测短期增长要容易得多,因为短期内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而从中长期来看,则是由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决定的。
2023年10月,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曾预测,中国GDP增长将急剧放缓——从2023年的5.0%降至2024年的4.2%,到2028年降至3.4%。
罗思义认为,上述预测“毫无依据”。两个数据可以用于观察经济的增长,一个是固定投资占GDP比重,另外一个是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反映GDP增长1%所需投资总值占GDP总值的比重。增量资本产出率越低,投资效率就越高。
他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计算,中国ICOR为8左右,美国约为10。“这意味着中国的投资效率比美国更高,中国只需要投资GDP的8%就能实现1%的增长,而美国需要投资10%才能实现。”
罗思义指出,如果中国GDP增速达不到5%,只有两种可能:中国ICOR恶化,或者固定投资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如果两种情况都不发生,那么中国经济就不会放缓。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目前中国固定投资占GDP比重约42%。“那么IMF预测的依据何在?他们在报告中并没有解释,我甚至怀疑撰写报告的人并不清楚他们究竟在写什么。”
今年以来,IMF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在不断上调。2月,IMF称,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4.6%,2028年的经济增速将降至3.5%左右。7月,IMF再次预测,中国今年GDP增速为5%。
当前,中国正在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罗思义认为,以世界银行的标准划分,中国目前处于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头部位置。中国即将在未来的两三年内跻身高收入经济体,这意味着中国必须生产完全不同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中国在绿色能源、无人机、手机、电动汽车等方面已经领先于美国,未来中国将在更多行业中成为领导者。
“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追随者。人们有时会问我,10年后中国将在哪些产业领先?我说是目前不存在的产业。这就是我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罗思义说。
他注意到,今年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到了多个“高”,包括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等。“从全球意义上来看,中国正在经历从中高收入经济体向高收入经济体转变的过程,以世行的标准来看,这需要大概3年时间,随后中国将来到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第一个阶段。”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罗思义想再强调一下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速继续远超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主要经济体,但这自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不存在问题——股市下跌,民间投资疲软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并非消费不足,而是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关联影响。”他认为这是一个尚未得到足够讨论的关键问题,应持续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