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累累 但财政部认为总体健康安全

大鱼新闻 财经 9 months, 3 weeks



上海陆家嘴街头一个电子显示屏幕上显示的沪深指数。

中国地方政府深陷债务危机,而且半数中国城市的偿债义务已经超过收入的10%,因此无力为疫后地方经济复苏注入新的活力,这早已成为经济与金融界的一个共识。但是中国财政部资深官员则认为,中国的财政状况总体健康安全,政府债务率并不高。

中国官媒新华社星期一(6月5日)刊发《如何看待当前地方财政运行态势》一文,文中引述中国财政部高层官员的话说,中国有些地方的债务风险较高,但是整体来看,中国财政状况健康、安全,并且为应对风险挑战留出足够空间。

新华社文章编发之际,投资人与经济学家对云南、贵州等地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还本付息压力超大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关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常是指那些专门为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融资的投资公司。

美国经济研究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研究人员上周五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债务压力已经严重限制中国地方政府为疫后经济复苏提供财政支持,去年有半数的中国城市连偿还债务利息都有困难。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荣鼎集团研究员查阅了205座中国城市以及3000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年度报告,结果发现半数城市偿债支出超过它们总收入的10%,研究人员认为偿债义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如此之高,显然已经跨入难以管控债务偿还的门槛,而2021年的偿债义务只有目前的三分之一。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新华社引述中国财政部负责人的话说。

“我们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位财政部负责人又说。这位不具名的财政部负责人还表示,中国政府已经为应对风险挑战留出足够空间。

新华社的文章引述中国财政部的数据说,截至今年四月末,中国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不包括隐性债务)余额约为37.07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31万亿美元),低于中国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42.17万亿元人民币)。

文章还指出,中国去年包括中央与地方的法定政府债务的负债率(即债务余额/经济总量)约为50%左右。文章声称这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因此风险总体可控。

“我们的财政收入尚未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但是财政支出却年年增长,因此必须要继续勒紧我们的裤腰带,”新华社引述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财政局局长金汉南的话说。

美国荣鼎集团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偿还义务压力的增大主要是因为去年全面的防疫封控措施压制了经济活动,而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也大大减少了地方政府的收入。荣鼎集团的研究人员发现,中国甘肃的兰州和广西的桂林两个城市去年债务偿付的义务甚至超过这两座城市的总收入。

“目前地方财政的虚弱阻止了北京利用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实际上,这也是今年对经济复苏没有任何有意义财政支持的一个主要原因,”荣鼎集团的报告说。

背景新闻:10.06万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创新高!财政部:整体来看,我国财政状况健康、安全

据新华社6月5日报道,今年以来,伴随经济稳健复苏,财政收入增幅回稳向上,但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出现财政紧平衡状况。聚焦各方关切,记者深入地方采访,并采访了权威政府部门和专家。



算清地方政府“收支大账”:

运行总体平稳

要想理清地方政府财政运行状况,需要算清楚“收支大账”。

近期,各省份陆续公布当地一季度财政收支“账本”显示:河南、宁夏财政收入同比增速超10%,四川、甘肃超9%,江苏、浙江、安徽、辽宁等超7%,绝大多数省份实现收入正增长。

从地方财政整体情况来看,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88万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4%。

今年前4个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45610亿元,同比增长14.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222亿元,同比增长6.9%。

“过去三年地方财政支出平均增幅达到3.4%,是紧平衡状态,但也是总量增加的状态,预算执行情况是比较好的。”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说。

深入比较上述数据,会发现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存在一定差额。这是因为地方财力并不等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实际上,当前地方40%左右的财力来自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

“近年来,中央财政‘真金白银’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

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9.71万亿元。过去五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达40.66万亿元、年均增长8.4%。

10.06万亿元——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创下近年新高。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10.3%、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8.7%。此外,还一次性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5000亿元。

“当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正按规定抓紧下达,确保符合下达条件的资金‘应下尽下’,为地方分配使用资金留出更宽裕时间。”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说。



央地多措并举

促进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展望后续地方财政运行,多位专家和学者指出,虽然今年财政收入预计恢复向好,但挑战和风险仍存。

通过对相关财政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全国521个市县财政部门开展问卷调研,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相关课题组认为,基于短期视角,对2023年财政运行持积极乐观预期;在经济企稳回升形势下,预计2023年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形势应该好于2022年。然而,若综合考量中长期经济社会风险,仍需审慎对待财政运行风险。

“受经济恢复向好带动,加之去年基数较低,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表示,疫情、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对地方财政运行带来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一些税种收入恢复仍存不确定性;重点领域和刚性支出力度不减,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地方财政运行仍将持续紧平衡趋势。

面对压力和挑战,各级财政部门强化工作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着力推动地方财政运行平稳、可持续。

“具体来看,在中央财政方面,中央财政带头压减支出,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常态化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让资金更好落到县区基层;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等。此外,近年来还强化地方财政运行监测,动态跟踪研判县区财政运行情况。”何代欣说。

地方各级财政围绕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大资金统筹、盘活、压减、调整力度,开源节流,有保有压,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我们财政收入还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而财政支出逐年增长,必须坚持过紧日子。”湖北咸宁市通山县财政局局长金汉南表示,通过对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加强管理,出台过紧日子的25条措施等,通山县保障了“三保”支出,基本做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或跨年度收支平衡,未出现政府债务风险、国库现金支付风险。

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近年来,财政部门坚持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开“前门”、堵“后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推动建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地方隐性债务减少1/3以上。

“财政部门综合研判,统筹资源,多措并举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王泽彩说,一方面,强化法定债务监管;另一方面,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通报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探索建立长效监管制度框架,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有能力、有空间应对风险挑战

当前,有观点担忧政府债务风险加大。对此,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来看,我国政府债务率不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35.07万亿元,包括一般债务余额约14.4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约20.67万亿元,均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债务限额之内。

近年来,中国政府法定债务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控制在50%左右,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我们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说,整体来看,我国财政状况健康、安全,为应对风险挑战留出足够空间。

“放眼世界,中国的财政稳定性和健康状况居于世界前列,主要财政指标和可持续指标表现较为良好。着力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财政仍有足够的发力空间和调控能力。”何代欣说。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我国财政“蛋糕”越做越大。财政收入从2012年的11.73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0.37万亿元,支出规模从2012年的12.6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6.06万亿元,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恢复向好的中国经济,将推动财政运行继续回稳向好。

“着眼长期,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大势不变。地方财政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通过自身努力和国家政策支持,一定可以成功应对、积极化解。”王泽彩说。一个运行平稳、可持续的财政,也将持续护航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