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美国连伊朗都搞不定,为什么却唯独不怕中国(图)

6Park 时事 10 months



时间拨回2021年,美国代表在安克雷奇会议开场时曾毫不掩饰的表达过这样一种看法——“我们不喜欢中国,假如找到机会,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打压并拖累中国的发展。但现在我们遇到了一些麻烦,你们得帮忙解决一下。”

而到了2023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多次表达过希望受邀访华的意愿且被中国官方无视后,趁着马克龙访华,委托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向中国政府传达意见。

在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已经事先打过预防针,强调中欧关系需不受制于第三方后,冯德莱恩依然替美国向中国提出了几项要求,其中就有经典的“美国反对中国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等厚颜无耻至极的言论。



不难看出,这种明明自己无法到场,却依然远程遥控政治傀儡来恶心中国的做法,是一种形式的示强与威吓。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展示软饭硬吃的态度,成与不成倒是其次。

那我们就不禁要问了,美国明明连阿富汗都拿不下,连伊朗都搞不定,为什么敢在台湾问题上煽风点火?明明是美国有求于中国,却只是一味地展示强硬,难道就不怕激怒各方面都能和美国正面掰掰手腕子的中国吗?

这毫无疑问是一种盲目的主观外交误判,但其出现客观原因究竟在哪里呢?下面我们就拿伊朗举例,从“中伊差别”开始,从“美国全球战略”以及“美国政治环境”等三大角度出发去分析这一问题。



一、美国对伊朗和中国的定位差别是什么?

自特朗普带领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和伊朗的矛盾就开始走向极端。2021年,伊朗宣布放弃遵循伊核协议第五阶段,美国对伊朗的全面制裁逐渐加码到了顶峰。

但即使如此,美国也从未释放过要对伊朗动手的信号,即使伊朗袭击了美国的大使馆,还扣押了美国的货轮,美国的反应也并不过激。

这是因为自阿富汗撤军后,“重返中东”就成了白宫的禁忌词之一。凡是能用经济制裁去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去动用美军。毕竟经济制裁只制裁伊朗,而重返中东泥潭所需的天价预算则属于用美军制裁美国政府。

这种一目了然的开销量,使得部分美国政坛对伊朗的外交定义存在分歧。加上美国的重心放在中国这里,伊朗那边并不重要。



其次,伊朗自身军事力量和海湾战争时期的伊拉克不同,能够确确实实的威胁到美国。掌握军事霸权的美国最怕什么?

答案是导弹和弹道导弹,凡是大量拥有这些玩意的国家,美国的外交方针制定从来都非常保守,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朝鲜。

而伊朗本身和朝鲜也颇有渊源,从90年代开始就跟朝鲜保持合作,从朝鲜手中购买并参与共同研发弹道导弹。以伊朗的“流星”系列弹道导弹为例,“流星-3”在98年就完成了首射,当时射程就已经达到了1300公里。

而后续的“流星-5”,射程更是可以覆盖5500公里,这个范围基本涵盖了整个欧洲,对北约的威胁性相当大。



而除了性能之外,伊朗各种战术导弹的储备数量也比较充足,就比如去年袭击美国驻伊拉克领事馆时,伊朗一次性就发射了十二枚“哈比尔·舍坎”中程导弹,从阵仗上来讲还是蛮大的。

所以说,伊朗自称“全球第四导弹大国”是有原因的。说到这有人就会问了,中国的导弹技术更加厉害,储备数量也更多,和伊朗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咋不见美国对中国收敛收敛呢?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因为中国的导弹有理由不打,而伊朗的导弹没理由不打,这是光脚与穿鞋的区别。而许多国家之所以敢跟中国保持合作,看中的其实就是中国拥有不和美国撕破脸的对等反制手段,这是相当重要的



正因为中国有着除发射导弹以外的反击手段,美国才有肆无忌惮挑衅中国的理由。美国深知中国无法从战术被击垮,所以美国赌的是中国也会像苏联那样顶不住内外高压环境,自行瓦解。当初苏联的导弹储备是什么级别?

苏联解体时它们不照样全躺在发射架上一动不动吗?正因如此,占据对华外交战略高位并进行色厉内荏的恐吓是很有必要,这也是美国不害怕中国的客观因素之一。

而伊朗、朝鲜就不一样了,人家手里统共就那么几斗米,逼急了什么事都干的出来。横的怕不要命的,这都是经验教训。

为了防止出岔子,美国在骚扰中国的同时还高喊着“中美关系护栏”。而这种明晃晃的做法,充分反应出了美国对华外交的矛盾性。这种局面,是美国被自身全球战略所裹挟的结果。



二、美国的全球战略导致对华外交无法怀柔

造成拜登政府在对华问题上必须软饭硬吃的原因,是前几届美国政府留下的烂摊子已经严重限制了美国外交的回旋余地。

在奥巴马执政后期,重返亚太战略正式打响,美国开始大规模围堵中国。但伦敦金融城和华尔街的精英们都清楚,围堵中国不能改变最终结果,它只是迟滞结果发生的必要措施罢了。

围堵中国的战略目的是让中国“听话”,让中国在美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中心甘情愿的充当世界工厂角色。

所以,奥巴马政府建立TPP协定,在亚洲和中国展开错位竞争,主动拉拢日韩去建立高标准体系,誓要将中国牢牢焊死在低端生产体系中。



注意,这个时候美国对华态度是有分寸的,因为中美之间G2关系的存在,加上美国手里还控制着高端产业,有不少牵制中国的底牌,所以还没有掀桌子。

可特朗普同志改变了这一切,他的“美国优先”主义,将前任政府在东亚布局的对华产业链封锁全盘打破,连TPP协定都甩给了日本。

再加上特朗普寻求对华脱钩,致使中美双边利益关系受到严重破坏,许多贸易限制政策直到现在都没有解除,中美也不再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从这时候起,中国这边开启了双循环模式,主动摆脱对美依赖。

好巧不巧,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制造业停摆给了中国拓宽出口渠道和出口项目的机会,也打断了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政策,甚至还让美国政府发钱度日背了一屁股的债。



等到拜登上台,美国的对华外交已经彻底回不了头了。此时若选择对华妥协,将导致两个后果:

1、暂时缓解美国经济困境,但代价是牺牲已经和中国形成竞争关系的部分盟友(以日韩为主),这会导致对华围堵阵线的不攻自破。

2、G2关系破裂后,中国出手帮助美国的条件必然以参与建立新的国际规则为主,也就是中国将成为美西方规则的制定者,这是美国最无法容忍的。

去年,中美对话时,首次将中美关系比作“并肩而行”的两条大船,涵义已不言而喻。可拜登不愿接受这个提议,作为从美国霸权辉煌时代一路走来的老政客,灭国建制派对于“中美并肩而行”的结果是十分抵触的。



即使美国财长耶伦喊破了天,要求对华缓和,拜登也无动于衷。因为他知道假如美国放弃了霸权,就永远失去了制约中国的最后手段。

若是和中国比和平发展,美国没有一点胜算,所以美国不仅不能妥协,还要不断的向中国示威,要强硬,强硬,再强硬,在强硬中等待中国主动犯错。

此外,这几届美国政府亲手破坏了“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局面,没有了吸引中国的甜枣,自然就只能用大棒去敲中国的大门了,美国早就没得选了。在经历对华强硬脱钩后,美国突然发觉自己离不开中国。

而美国用来解决这个错误的方法,就是拉拢盟友一起把错误推到中国头上。这招虽然不理智,但符合美国的外交政治正确。这就是布林肯想访华却故意要提一大堆条件的原因。因为中国不一定会被打动,但中国一定会被恶心。



因为中国开出的见面条件是执行两张清单,对美帝国主义而言,主动执行清单内容是一种“耻辱”,还不如想办法恶心恶心中国呢。

拜登和耶伦、默克尔不是一类人,他是个玩政治手段出身的。比起双边利益,他更注重“分赃”“霸权主义”。因此美国必须对华强硬,不强硬的话,其小圈子内部就先崩溃了。

小圈子要是没了,今后从哪里分赃?

当然,不只是外交和外贸,美国的内部环境也是美国对华路线必须趋于强硬的幕后推手。



三、“强势路线”如何转变成“单一强硬路线”?

众所周知,反华一直是美国内部的政治正确,但反华归反华,是什么给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军事层面)挑衅中国的底气的?要知道,自朝鲜战争失败后,美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在军事上挑衅中国。

越南战争期间中国曾给出了17度线警告美国,美国都选择遵守了。可为什么后来美国又敢在台湾红线上试探中国,又为什么展开对台军售?

只能说,苏联解体后,仅存的超级大国开始得意忘形只是一方面。渲染两岸矛盾,挑唆两岸内战更多是出于美国内部利益集团的影响。

自90年代美国军工复合体重组后,军工利益集团就同美国政坛深度绑定。作为美国军事霸权的重要保障,军工复合体长期对美国外交战略的制定起着重要作用。



但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当其对政府渗透到一定地步,完全压制了常规商业集团时,本国的外交战略就再也无法以怀柔手段为主。这就是“对华双重强势路线”逐渐转向“对华单一强硬路线”且愈演愈烈的关键原因。

至少在美国没有遭遇重大失败前,谁都无法扭转这股势力对美国外交立场的捆绑。好在对于那些有能力反击的国家而言这其实不怎么打紧,因为美国之前在俄罗斯或伊朗也尝试过同样的强硬路线,但在遭到反击后(物理意义上的)就务实了许多。

也就是说,只有让美国感受到了切实疼痛,这股对华强硬之风才能得到遏制。从中国近期的反应来看,这一天貌似已经不远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