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留:第一波跑去越南的中国老板们 已经被逼疯了(图)

大鱼新闻 财经 10 months



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人看好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机遇。

越南,以其人口结构、廉价的劳动力、优惠关税政策等,成为市场青睐的下一个落脚点。除开中国,越南市场渐渐走进更多投资者的视线。

2018年7月,特朗普打响了贸易战。

从钢铁产品、电气机械、仪器设备,到半导体、汽车、通信以及农产品,几乎无一幸免,最终导致5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被加征高达25%的关税。

中国产品出口美国受阻,越南就成了一个很好的承接口。



时光流转,中国曾经稳坐“世界工厂”头把交椅长达二十多年,人们纷纷猜测越南,以后是否会是新一代“世界工厂”?

许多老板闻风而动,从中窥探到了市场的机遇,纷纷踏上越南“淘金之路”。

要知道,2020年越南GDP增速为2.58%,也是当时世界上少数的几个,能在疫情下维持经济增长的经济体之一。



而去年,越南计划与投资部统计总局局长阮氏香给出了新的数据:

2022年越南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02%,吸引外商投资277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创5年来最高纪录。



可以说,尽管越南国土面积不大、人口结构却非常健康,老龄化并不严重,关税优惠政策更是吸引了大批外企在此建厂,带动市场经济往好的方向跃进。

然而,那些早早去越南建厂的中国老板,他们现在的境遇真是一帆风顺吗?



在经济呈现增长的同时,率先浮出水面的问题则是中越两国人才用工模式与思维的巨大差异。

2019年,黎叔从大厂离职前往越南创业,12年在腾讯的市场工作经验,2年的游戏MCN经验,让他精准判断了越南市场的潜力。

顺应全球趋势,他在越南创立了Vzone,如今也是最早布局越南市场的TikTok服务商之一。



在人才管理上,中国人才竞争激烈,996,007是家常便饭,高压之下必能保证产值。

而越南的年轻人挣得少,享受生活,没有买房买车的压力,在越南,幸福快乐的多元化生活比想象中能够用更少的金钱来实现。

黎叔招聘这个国家最好看的女孩,鼓励她们一起努力加班工作。

但是与自己“大厂”工作方式不同的是,他的越南员工们有着一套自己的“太极”工作方式,“人家每天都是很开心的。”



吃完饭就是午休,就自己一个人跟傻子一样,还不敢大声吵到人家。

2点陆续起床,继续慢悠悠地干活;4点半,沙发上坐满了人在闲聊。5点半,集体准时下班。

晚上,想要让员工加班加点做直播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这超出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属于额外的工作,需要加钱。

即便加工资、给加班费、增加福利等等,越南人对加班这事儿还是发自内心的抗拒。



在中国“大厂”适用的行为准则和做事方法,到了越南完全不好使,更别提用你的方式教人做事。

据统计,中国的平均工作时长达到了9.2小时,在全球工作时长排行榜都算得上是在前,甚至已经超越了日本、韩国。



反观越南,根据英国智库《新经济基金会》公布全球幸福指数排行榜,越南全球幸福指数排全球第二位,亚洲排行第一。

虽然越南的房价并不低,但越南人把“躺平”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没有房子和车子的困扰,剩下的就只需要懂得享受生活。

在很多人眼中,越南实在算不上一个很发达的国家。

但很多越南人并不在乎是否能够买得起房子车子,上班只要有台摩托车,不买房,可以租房,等有点钱了可以买一块地皮自己盖房子。

他们更喜欢准时下班之后约上三五好友到咖啡馆、酒吧放松一下。



其实,在越南开厂的老张,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从开厂招聘开始,就令他哭笑不得。

正式开厂后,老张需要在当地找一个能够搭建IT基础架构的人,某天人事部给了老张一份简历。

简历上显示:阮山,电脑教师,大学计算机专业,无搭建IT基础架构经验,无工厂工作经验......

但这是招聘许久后,唯一一个还算有一点对口的人。于是,老张约了周一下午2点面试。

周一,老张认真得准备了一份应聘试卷和一些问题,显得十分郑重其事,但到了时间,阮山却没有出现。

打了两次电话,得到阮山的回复:“噢,我忘记今天有个面试了。”



老张觉得这个应聘者没戏了,决定另寻高明。出乎意料,到了周三,阮山主动联系老张,表示周四有空,想过来面试。老张还是给了机会。

但这一次阮山还是迟到了,问及缘由,只说女朋友摩托车坏了,要送她去上班。

老张不能理解,难道工作不是第一位的事情吗?

人事部的同事听闻后大笑:“越南人大多数都是这样的,阮山算好的了,你约了2次就能见到他,其他部门有约5次还见不到人的。”



越南人的那种“不靠谱”是深入骨髓的,中国老板必须甩掉那个习惯了的中国打工人思维。



其实,纵观这几年越南的经济崛起,电子信息制造业功不可没。

在苹果的带头下,不少中国果链公司落户越南,如:富士康、立讯精密、歌尔声学、京东方、领益智造、裕同科技等十余家企业。

与此同时,有行业人士指出,国内上市企业赴越南建厂的已经超过200家。



一些中国厂商为了更快、更容易的拿地,选择从新加坡注资。老王就是其中之一。

老王曾是东莞一家螺丝公司的市场主管,上游日系客户从2017年就开始向东南亚转移,他瞄准市场,抓住机会,考察过后发现没有其他竞争对手,决定抓住这次机会。

但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的产业链几乎无法形成配套。

在一个速成市场,随时可能踩到坑。

老王在国内所处的螺丝行业,有电镀、热处理好几个配套环节。从东莞工厂出来,走几步就有大把配套厂。

这是中国供应链的特点,千百个供应商环环相扣,像乐高积木一样搭成一张网,分工越细越有效率。

齐全的配套使得老王能够专注于某个领域,做出客户满意的精良产品。

但到了越南,专注反成劣势。



老王找不到配套供应链,一切就得全靠自己做,电镀高污染,要达标准,直接多加20%的成本。

其实这并非个例,很多去了越南的企业会发现,这里产业链不健全。

很多业务不是直接开个厂就够了,需要自己面对更多的配套业务,业务增加就意味着成本和风险也在增加。

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淘金者”都会发现,来这里开厂就是走钢丝,身前身后都是深渊,只能硬着头皮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要知道,中国用了数十年打通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并保持其灵活性。

而这,在越南难以做到。因为,反内卷,越南人是认真的。

用人口红利吸引大批企业建厂和用工,但动不动就罢工才是当地的常态。

在这种“不靠谱”的思维下,越南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所有去越南的老板都在盘算。

老张发现,随着来的工厂越来越多,总有开价更高的。而一些大厂为了平衡这种优势,不允许开出更高的薪资。

眼前,工人越来越难招,没有工人,接再多的订单也是枉然。



而且,越南人根本不怕你开除他,相反,动不动他们就去劳工局告你。

2019年11月20日,越南第十四届国会第八次会议在河内市国会会堂通过了《劳动法(修正案)》:允许越南的劳工自由成立和加入工会。

此次修法源于此前与美国和欧盟签署的多份贸易协议。

尽管这赋予了越南劳工更多自由和权益的保护,但是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当地频发的罢工问题。这对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影响尤甚。



在越南,工人们根本不愿意加班,也不愿意上夜班,工厂只能运行8个小时。每天差14个小时的工作时长,让中越投资回报率的差别显而易见。

在越南,处理加班和上夜班的事情必须非常小心,因为即使完全按劳动法加班、上夜班、支付加班工资和夜班津贴,工人们也不一定愿意。

中国人那一套任劳任怨,能者多劳,在他们那边根本不好使。



老张迫于压力,在正式决定让工人加班前先暗中调查了一番。

工厂的管理层是中国人,工人是越南人,如何将风声放出去,并将真实的反馈信息收回来,是首要的问题。

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即让工厂信任、又让工人们信任的人。

这个人就是阿丹。

阿丹是个中年越南妇女,曾在台资工厂工作多年,会说流利的汉语,以前的工作,她收入还算不错,建了房子,还让小孩上了大学,因此对中国人比较感恩。

同时,因为阿丹会把以前学到的技能和管理经验分享给她的同胞们,因此她也很受越南工人敬重。

两周之后,阿丹带来了调查结果:

全厂400多名工人,99%的工人都不愿意上夜班,多给钱、有夜班津贴也不行,一旦要上夜班,就集体罢工;

至于加班,有25%的人愿意,25%的人不愿意,剩下的人不置可否。



老张在得知这一结果后,发出了一份通告:工人自愿加班,提前1小时上班,推迟1小时下班,每天多出2小时,加班工资按劳动法规定计算。

然后通告一出,引起了轩然大波,原来那一半不置可否的工人,站到了反对阵营。工会通知管理层:下周一开始罢工,直到管理层作出改善。

双方进行了谈判,最后约定从加班2小时,改为1.5小时。



这两年听到最多的是在越南建厂的中国老板陆续关闭企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总的来说,主要是因为越南和中国的用工模式与思维的巨大差异。

首先,薪水不是越南人唯一的工作动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才是放在首要位置的。

而且,越南工人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不高,有时不太能理解中国老板意思。

同时,当地厂房成本飙升,效率和收益达不到预期,无利润的生意谁都不想做。

更重要的是,越南的配套供应链尚不完善,很多事不是拿到地,建了厂房就能解决的,从专注于某个领域到雨露均沾多个领域,这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沉淀。

所以,如果只吃目前的人口红利,而不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未来的发展前景其实也很难说。

 

相关新闻